青葙丸

青葙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醫宗金鑒》卷七十八。主要用於肝虛積熱,眼目起初紅腫疼痛羞明,澀淚難開,久則漸生翳膜,視物昏暗。

來源

《醫宗金鑒》卷七十八。

組成

菟絲子30克 茺蔚子30克 生地黃60克 青葙子60克 防風30克 五味子9克 黑參30克 柴胡30克 澤瀉30克 細辛9克 車前子30克 茯苓30克

用法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9克,空腹時用茶清送服。

主治

肝虛積熱,眼目起初紅腫疼痛羞明,澀淚難開,久則漸生翳膜,視物昏暗。

中藥方劑之青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