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紅的起源
據《宋史》記載,我國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紅)的生產,但未見有宋代釉里紅產品出土或傳世,就連元代的釉里紅也十分罕見。青花瓷起源於唐代,釉里紅瓷起源於元代,兩者組合為青花釉里紅瓷是元代:根據已發現的文物資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紅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里紅器有明確紀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紅器起源的物證。
青花釉里紅的價值
把青花與釉里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釉里紅顏料只有塗布達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紅色,而且一旦呈色,顏色都比較濃,因此它不能產生顏色深淺的層次變化。青花的呈色,類似於水墨畫,隨著顏料塗布厚度的變化,可以產生由淡到濃的各種顏色效果。因此,青花彌補了釉里紅呈色層次變化的不足,而釉里紅則豐富了青花瓷的色彩。從燒成技術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紅和青花顏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燒成制度下進行。要將兩種顏料在統一的燒成制度下燒成,必須尋找在同一制度下燒成的釉里紅配方和青花配方。即使在現代的九十年代,用柴窯燒制青花釉里紅瓷,仍然需要熟練的燒窯師傅才能掌握窯爐氣氛,且不能大量生產。而用現代測試手段,用煤氣燒制青花釉里紅瓷,也是在九十年代經過專家科研課題組才完成的項目,且只能小批量生產。
青花釉里紅瓷不僅在工藝上體現它的名貴與成就,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青花釉里紅藝術瓷是素雅與艷麗的和諧統一。它猶如牡丹,葉青花紅,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它的色調比重具有廣泛的可變性,或濃汝淡抹,或寫實寫意,都意境深遠,巧奪天工,這正是中國儒、釋、道以及伊斯蘭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