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梨是我國台灣育成的特優品種,福建農牧業科研中試基地於1993年從台灣農業試驗所引進,屬砂梨系統。該品種在1999年7月福建召開的優質早熟梨品種鑑定會上,各項指標均位居參評品種榜首。
簡介
性狀簡述台灣特早熟梨的代表品種--青花梨。
樹勢強健,樹勢半開張。一年生枝棕綠色,多年生枝黃褐色,枝條粗壯。樹冠呈圓頭形,葉片較大,闊卵圓形,葉緣有針狀銳復鋸齒,小枝幼葉初展時,具白色茸毛。果台枝生長旺盛,有部份可長到30厘米以上,果台枝結果能力強,均達到85%以上,保證了產量穩定。長中短果枝均能結果,其結果比例分別為:39.57:9:51.43,每花序一般坐果2-3個。該品種適應性和抗逆性極強,在我國遼寧省以南的廣大地區均適合大面積發展。特別是該品種抗高溫能力強和需冷量低(約200小時左右)的兩大特性,決定了它在我國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填補了我國抗高溫、特早熟優質梨品種的空白,對推動我國熱帶地區特早熟梨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如福州市的年平均氣溫為210C,屬南亞熱帶,該品種在當地海拔100米的紅壤山地種植,生長結果均極良好。同時,由於它需冷量低,在北方地區如採用大棚、溫室生產,鮮果可在4月中旬上市,經濟效益將會倍增(北方露地栽培表現亦極佳)。
特點
青花梨病蟲害較少,對梨鏽病、黑班病、輪紋病、乾桔病等抗性極強。管理粗放、荒山、坡地均可種植。青花梨豐產、穩產性能好,定植第二年投產,第三年平均株產15公斤,最高株產30公斤,第五年平均株產50公斤,屬極豐產品種。該品種果實近圓形,果實大,平均果重250-300克,最大820克。成熟時果皮黃綠色,肉質細脆,雪白不褐化,汁液極多,果心小,可食率85%,石細胞極少,無渣,含糖量高,香甜,口感好,風味佳,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從外觀及內在的品質來看,均屬優質品種。極早熟,在福州地區6月底成熟,四川、重慶地區7月初成熟,比黃花梨早熟約25天,是南方各省黃花梨的理想換代品種。較耐貯運,貨架期15天左右。梨的管理技術
1、加強肥水管理對套袋的梨樹要加強肥水管理,確保強壯樹勢。在秋季就要以充分腐熟的雞糞作基肥,每畝用量4000公斤,並配合施硼砂10公斤和過磷酸鈣複合肥200公斤。生長期適時葉面噴肥,對有缺硼引起疙瘩梨的果園,可在花期噴施2次0.3%硼砂溶液。此外在套袋前要結合噴藥噴施2-3次優質鈣肥,以減少因缺鈣引起的裂果及生理性病害。
旱季適時灌水,雨季及時排水,避免土壤水分驟變。同時要合理修剪,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
2、合理授粉負載
建園時合理配置授粉樹,授粉樹應達到15%左右。花期選用豐水、黃金、綠寶石、水晶等品種的混合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嚴格疏花、疏果,注意選留花序第2、3、4序位果中的一個,留單果,每20厘米留1個果,使葉果比達到40∶1,留果形端正的邊果、側向果、無病蟲害果、生長正常的短枝果,不留腋花芽果、畸形果、弱小果、病蟲果,不選果台副梢和萼片殘存的果實。每畝留果量保持在1.2萬個左右,產量確定在3000-4000公斤。
3、選擇優質果袋
目前市場上梨紙袋種類繁多,比如橙子如何科學地套袋應合理選擇紙袋。對紙袋的基本要求是:遮光度良好,經風吹雨淋後不易變形、不破損、不脫蠟,雨後易乾燥,對梨果的不良影響極小。有的紙袋經藥劑處理後,袋內的病蟲少。袋的規格通常為寬14~16厘米,長18~19厘米,袋口中間有一半圓缺口,便於張開紙袋,袋口底部兩側有出氣孔,便於雨水流出,以免袋中積水。
4、搞好病蟲害防治
套袋前搞好病蟲害防治是套袋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首先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通過冬春清園、剪除病蟲枝、深翻樹盤、澆封凍水等措施,減少越冬病蟲源。生長季節則通過剪除病梢、病葉及病果,控制再侵染源。其次提倡生物防治,要在果園內保護或人工放養捕食性天敵,達到以蟲治蟲。
化學防治要在搞好預測預報的基礎上,抓往關鍵期進行:在花芽膨大期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盛花後期花瓣脫落60%時噴施5%阿維菌素5000倍液+40%福星4000倍液,以防治梨木虱、黑點病、黑星病、黑斑病等。
6月份雨後噴25%滅掃利2000倍液以防治綠盲蝽、黃粉蟲、康氏粉介、黑斑病等。7月上中旬果實迅速膨大期,噴布15%噠蟎靈3000倍液+80%必得利1000倍液。果實採收期噴布菊酯2000倍液+20%三唑酮2000倍液,以防治黃粉蟲、康氏粉蚧等。
5、適時套袋
套袋應在落花後15~45天、疏果後至果點銹斑出現前進行。目前所使用的紙袋經透光度測定,大部分透光率均在1%以下,在幼果期過早套袋會影響果粒的發育,過晚套袋則果皮轉色較晚,外觀色澤較差,氣孔變成果點,角質層表面易發生龜裂。尤其是青皮梨,當大小果分明、疏果完成後就應著手套袋。過晚,果點變大,果實顏色變深。對一些易生鏽斑的品種,為減輕銹斑的發生,在幼果期增加一次小果套袋,一般在著果後可分辨果實形狀時開始疏果,待確定留果數,即使用單果小套袋,最晚套小袋時間應在謝花後20天完成,否則失去意義。
套小袋後20天左右就應加套大袋,氣溫高且烈日無風天氣,套袋時間應提早,否則袋內溫度過高,可能使果皮變色甚至日灼或裂果,氣溫低且經常有微風的天氣或海拔較高的冷涼地區,適當推遲套袋時間影響不大。海拔高、日夜溫差大、雨量少的地區,兩次套袋效果佳。套袋時期應是在果皮開始轉粗期間最理想。
6、套袋順序
先套上部果,再套下部果,先套內膛果,再套外圍果。套袋時先將手伸進袋中,使袋彭起來,托起袋底,使兩底角的通氣放水孔張開,手持袋口下2~3厘米處,套上果實,從中間向兩側依次摺疊袋口,然後於袋口下方2.5厘米處用紙袋自帶鐵絲綁緊。果實袋應捆綁在近果台的果柄上部,綁口時千萬不要把袋口綁成喇叭狀,以免積存藥液流入袋內,引起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