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編後記
謝大光
受中國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學》編輯部的委託,選編一本《青年散文選》,最初是在一九八四年。這中間曾經有過一個初選本,後因種種原因擱置了起來。至一九八七年,經編輯部提議,才又重起爐灶,廣徵精選,形成讀者看到的這個樣子。作為編者之一,我曾為這本書的難產而焦慮,現在看來,對於編好一本名副其實的《青年散文選》,這三年的擱置大有益處。
只要對散文稍加留心,就可以看到,恰恰是近兩三年間,文壇上悄悄湧現出一批年輕的散文作者。他們大多出生於六十年代,長成於八十年代,可以看作是十年動亂後的一代新人。他們的作品新鮮活潑,較少羈絆,一如他們的內心世界,給散文園地注入一股青春的氣息。另有一部分寫作時間長一些的作者,在這兩三年中,散文創作有了新的突破,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嶄新格局。這就為本書的編選提供了一個較為堅實的基礎。當然,在這樣一段時間裡,在新作者湧現的同時,初選名單中也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散文作者,漸漸退出青年的行列,步入中年。限於書名規限的年齡範圍,他們的作品雖然各具特色,也中好割愛。至本書最後定稿時,初選篇目,只保留了大約五分之一。對於時遭冷落而仍在默默前進中的散文事業,這是個一雄辯的佐證。
時間在流逝,年齡在增長,作為青年的那一部分人總是不斷在變化。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然而,在任何時候,青年都應該是最富有朝氣,最少保守思想的;他們寫出的文章應該是最坦誠率直、純真銳利的。本書所選不乏這樣的文字。不過,編後掩卷,通觀全書,還是覺得總體的氣氛過於老成了一些。這大約由於,構成本書作者主體的部分,被十年動亂奪去了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生活的磨難使他們過早地成熟了。正像他們中的一位所形容的,他們的青春是“被打翻了的青春”。雖然說,“打翻了的青春亦是青青春色”,那已是帶有幾分蒼勁意味的翠色了。
我在一封致一位青年作者的信中說過:“年輕人都有追求深沉、追求成熟的意向。殊不知,成熟往往是不邀而至的。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老成的時候,又會懷念起早先的稚氣來。而生命是無法倒退的。因此,我主張,青年人的散文就要年輕一些,朝氣蓬勃一些。這就要求青年作者的目光、心靈、感受更自然一些,少一點人為的負擔。不要怕人家說你單純、幼稚。只要是自己的感受,幼稚一些也是可貴的。”這是我對新一代青年作者的真誠希望。我願意看到他們有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我也樂於再過幾年能編出一本從作者到文字不同於本書的全新的青年散文選集。而本書的獨特價值也正在於:它是以後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無法寫出來的。
就在這些散文被編定成稿,到印成鉛字停留在書頁上的時候,時光並沒有停留,生活並沒有停滯,一些新的青年作者,帶著他們清新的文章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卻已經無法補進這本選集。這是十分遺憾的,也是令人心慰的。我希望本書的作者們能夠看到這些,激勵自己的創作永不止步。從更廣的意義上說,繁榮散文事業,造就一個群星燦爛的巔峰時期,需要若干代人的堅忍努力。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可能只是為後來者架橋探路,迂迴碰壁的事是不可免的。正像我們時刻能夠感受到生活前進的節奏一樣,我們渴慕的美好前景,不是也在逐漸向我們走來嗎?這是無須悲歡的。
1988年5月28日
作者介紹
唐敏、廬野、金輝、佟鴻力、張新奇、斯妤、郭淑敏、舒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