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平宮位於仰口灣畔的上苑山麓,負山面海,景色綺麗,有奇峰異石,古木幽洞,近年來又經全面修建,是嶗山的主要遊覽區之一,也是自此而南遊覽嶗山的第一處名勝。遊人自仰口下車,沿新修石階登山,前行不遠,路兩側各有一株粗逾環抱的古松,虬枝交錯,針葉披拂,傳為宋初建宮時所植,在嶗山古松中首屈一指。松側有兩方巨石,石上舊刻“疑是幻境”四字;新鐫清代武邑縣令楊澤詩一首:“上苑蟠松陣,半山宮殿森。嶙峋深石洞,爛熳疊花簪。峭壁文苔篆,*岩曲鳥音。仙人橋下水,聲響曳鳴琴。”此景名“雙石長松”。
景區景點
在嶗山太平宮內沿太平宮後牆上山走不多遠,有一塊碩大的圓形巨石。由另外兩塊巨石支撐著。其中一塊極像一隻巨鰲。3塊巨石組成一個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鐫有凸刻雙勾的4個大字“鰲老龍蒼”。洞深闊寬敞,可以容二三十個人,裡面供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他的7位弟子邱處機、劉處玄、譚處端、馬丹陽、郝太古、王處一、孫不二的塑像。此洞在明代以前供奉老子,稱為“老君洞”。明朝慶隆年間,山東提學鄒善數游嶗山,覺得洞的名稱有嫌過俗,陪同前來的即墨縣縣令楊方升根據《史記》中“老君,猶龍也”的文字改此洞名為“猶龍洞”,並書文刻石以記之,在洞額上刻有“別有洞天”4個字。洞口右側石壁上鐫有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所書《道德經》的摩崖刻石,筆畫流暢,功力深厚,為不可多得的書法刻石。此洞的洞項是塊大圓石,上部刻有3組星座圖,分別代表“九星”、“九宮”、“五行”、“六儀”,還刻有“混元石”3個字。
道教哲學理論把字宙的生成分為三個階段,即洪元、混元、太初。洪元是指整個宇宙處於陰陽未判、混沌無形的階段;後來“清陽之氣上升而成為天,重濁之質下降而成為地”,宇宙方才定型,這就是混元階段;太初是人類及地球上有生命開始的階段。前面我們講過,道教以三個不同的階段和層次比喻修身煉功的高度,“混元”就是一個“無人、無我”的境界,可想而知,能達到“混元”這個層次決不是一般的高度,這也是現代氣功科學中所提的“返還先天以達到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論基礎。
過去,這個圓石上並沒有石台階,所以一般道士也上不去,凡是能輕鬆上去的道士就可以在上面按不同時節、不同方位,朝著不同的星斗練功,就能從大自然中接受到大量對人類有益的生命物質,有利於養生和健身。傳說這些星圖就是當年劉若拙練功時留下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太平宮的殿宇,呈“品”字形,院門的照壁上單線鉤刻“海上宮殿”四個大字。結構嚴謹,端正飽滿,傳為建宮時所鐫。正殿舊祀三清和玉皇,配殿東祀三官,西奉真武,近年修整時,又重塑了一些神像。西院辟有茶室,院中有井名“龍涎”,井側石上刻明代山東提學鄒善的詩一首。東院有鍾亭,內懸新鑄仿古鐵鐘一口,列為一景,名曰“上苑曉鍾”。
建造時間
太平宮初名太平興國院,又稱上苑。系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敕建道場,金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5年)重修。正殿名三清殿,配殿為三官殿和真武殿,坐落在嶗山東部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 宮西絕壁矗立,下有天然石洞。洞內縱橫各數丈,高敞如廈;洞頂鐫刻“混元石”三字及星斗圖案;洞旁眠龍石上,鐫“猶龍洞”三字。宮北山坡下有澗水噴涌,相傳曾有農人見白龍游泳其中,名白龍澗。澗底巨石累累,橫跨兩岸,水從石隙下瀉,稱仙人橋。過橋山坡有巨石,上刻邱處機詠嶗山七絕20首及序。 宮東北奇峰突起,形同巨獅,張嘴作怒吼狀,名獅子峰。峰巔崗巒平敞,雲氣瀰漫,有“獅嶺橫雲”勝景。
乘車路線
門票:4元 交通 :從輪渡、火車站乘312路公車(6:30~16:40,每天六班),或從李村乘123路公車(5:10~18:00)到仰口下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