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對於博山路上這間籠統地被稱之為天主堂醫院的醫療機構,史料似乎很少涉及。我們猜測,這其中部分原因,在於這裡被過早地改變了用途,使得人們記憶的重心被轉移,並最終造成了一種中斷。同時,這應該也和包括天主堂在內的宗教組織在近50年的時間裡被冷落的遭遇有關。
歷史
博山路3號天主堂醫院史料的缺失,結果便造成了一種割裂:在歷史上的歐人區青島和華人商業區鮑島之間,缺少了一種重要的連線,一種過度,一個具有象徵意味的慈善坐標。在我們看來,這個天主堂醫院的意義,至少有兩個,一是其為白明德創建的若干具有開拓意義的天主教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不應被遺忘的一個“對一般貧苦市民多免費施診”的環節;二是其為總督府野戰醫院、督署醫院和同善會福柏醫院之後,在市區出現的第四家比較完備的現代化醫療機構。前者對於了解這間天主堂醫院在博山路這一敏感地點出現的原因,以及其服務的人群,會有很大的幫助;後者對於從整體上解讀20世紀最初幾年青島現代醫療和衛生事業的開創與發展,則必不可少。
資料顯示,兗州教區德籍傳教士白明德到達青島的時間是1898年,隨後,白便在天后宮後建起了一座木房,作為傳教場所。後來研究者確認,這是天主教在青島的第一處活動場所。和1905年至1907年間出現的天主堂醫院有關連的一條史實是:1900年至1902年間,白明德劃購了曲阜路、安徽路、德縣路、浙江路口之間的地皮,修建了一座石基磚瓦平房的教堂。此後,這裡成為青島最早的天主教堂,並成為青島天主教會活動的中心。
而博山路鄰近這一地塊的北部,實質上成為了政府提供給天主教會的專門用地和鮑島華人商業區之間的過度區域。在這裡建築一個面向華人區且“對一般貧苦市民多免費施診”的醫院,其用心不言自明。所以,我們確信,在很長時間裡,這間通體使用了清水灰色磚頭的樸素的天主堂醫院建築所釋放出的開放和友好的姿態,是青島天主教會在當地華人社區獲得支持的重要的保證。
根據1899至1900年度的《膠州發展備忘錄》的記載,至少在當時,“尚無接納中國病人的醫院”,該政府備忘錄同時希望,“基督教會能為此做出努力”。第二年,由普通福音教會建立的一所專門服務華人的醫院,使這一“不良狀況”部分地得到了改善。資料顯示,自1899至1905年的6年間,有5所大病房和1所小病房的總督府野戰醫院業已建成。在德國東亞海軍野戰醫院的基礎上建設的野戰醫院的外科、婦科和兒科各有1間手術室及250張病床,並同時配有了X光室、細菌實驗室、解剖室和冰窖。在野戰醫院的對面,1902年時也已建成了有著漂亮的蒙莎式屋頂的督署醫院。
建築風格
相關的資料顯示,在今天已被拆除了的督署醫院裡,分散布置於階梯形坡地上的建築林木掩映,錯落有致。引人注目的是,719平方米的督署醫院的門診樓的兩個翼角,被設計成了拜占庭式的圓尖頂。1905年時,德英美等國僑民與同善會集資5萬銀元的福柏醫院也開始了建設,1907年竣工開業的醫院為紀念在青島去世的德國著名醫生福柏,將其命名為福柏醫院。實質上,博山路上的天主堂醫院和更南邊的同善會福柏醫院的建造時間相當,而建築的規模,兩層樓高的天主堂醫院似乎還要大些。和福柏醫院相距不遠的天主堂醫院的這座L型的建築,在建成後的很長時間裡,應該是給了這裡的許多貧苦市民以許多的溫暖和關懷的。在這個意義上,福音教會建立的“專門服務華人的醫院”和天主堂醫院對於這個城市的貧苦者的記憶,應遠較規模更大的政府醫院們深刻。
據1913年出版的《膠州灣》敘述,對包括博山路在內的大鮑島華人居住區,當局規定“房屋限制在最高為2樓,嚴禁用茅草和麥茬屋頂”,建築物所占面積不應超過宅基的3/4,房屋之間的間距為3米。田原天南在由大連日日新聞社出版的該書中說,在1913年前,大鮑島華人區的下水道排泄設備已完備,在衛生及防火方面效果都很好。由於嚴格管理垃圾,所以,這裡看不到象其它城市那樣在路旁屋邊到處是糞便的現象。
科室醫師
資料顯示,建成後的博山路天主堂醫院有樓房1棟,平房11間,設內、外科及婦產、小兒科,有病床12張。醫院的業務由方濟各女修會聖神修女院承辦,德籍修女劉約翰任院長,副院長為意籍修女賽卡地納。主治醫師為維石英和石美德,醫藥由德國進口,經費主要由教會補給,對一般貧苦市民多免費施診。
1935年後,這間天主堂醫院改由奧籍修女賈淑芳負責。但至少在這時和此後的10多年,醫院免費施診的宗旨沒有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