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書院的簡介
青城書院坐落於青城鎮,始建於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距今已有173年的歷史。
青城書院的興建青城位於崇蘭山下的黃河岸邊。歷史上一度屬皋蘭、金縣(今榆中縣)兩縣交界,地理條件較好;交通運輸靠水路和通往南北的大川古渡口;氣候適宜,盛產黃煙和瓜果;一條山鹽市也設在這裡。
清乾隆年間,南方各地及陝西、山西兩省地的客商都雲集這裡經商,使這裡的經濟發展到鼎盛時期。
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經水煙大商楊順倫、顧永泰等倡導,社會各方籌集資金,由熱心教育事業的顧名(嘉慶庚辰科進士,江蘇宜興知縣,銀川書院、柳州書院前山長)同張錦芳(嘉慶丁卯解元,涼州府學教授)主持,經省府及皋、金二縣批准,在本地黃煙賦稅中抽成,添作書院修建經費,建成了青城書院。
當初修建了院門3間,前院屏門過廳5間,兩廈各3間;中院講堂大3間,兩廈各5間;後院講堂大3間,兩廈各6間。書院門前有磚雕照壁一座,校門門扇為黑邊藍心,上有隸書“菁莪造土,朴械作人”八個大字;門楣上懸“青城書院”匾額;門內東西兩側各豎有集資石碑一座。過廳中懸“敬業樂群”匾額,內有四扇屏風,如遇節日,則移開屏風,以示慶賀。中院講堂門上方懸有“麗澤堂”匾額,講堂內西牆鑲嵌“創修青城書院記”石碑一塊(現仍完整保留)。院內花草茂盛,環境幽美。由顧名和張錦芳任山長,書院又聘請學、行俱優之士任主講。如本地進士高鴻儒、孝廉劉套用、舉人劉世保、貢生高鳴佳,皋蘭進士顏履敬,孝廉盧政、馬璞琢,臨洮孝廉於世卿,涼州副榜張鈞,清水孝廉陳錦雲等。經書院培養的童生和生員,通過科舉考試,出了皇榜翰林羅經權1人,進士10人、舉人29人,孝廉方正10人、貢生82人,其他如秀才廩膳生員不計其數。
更名青城國小校
清德宗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興學堂。省督學楊漢公來書院視察,與地方紳士商議,將青城書院改名為“皋榆聯立高等學堂”,來自皋、榆兩縣所轄黃河兩岸、南北兩山的200多名學生在這裡受到教育。
1931年,皋榆聯立高等學堂更名為“皋榆聯立青城國小校”。同年,北京朝陽大學畢業的地方人士關紫清,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謝絕當時軍閥、政府招聘,投身教育,創辦了青城中學,以“提倡職業教育,養成生產技能,勞動神聖”為辦校宗旨。和一些地方人士破除迷信,大膽改革,帶領師生頂風雨、斬荊棘,集資辦學,將一座大墳院平整為操場,改東嶽廟為東西講堂,裝修大殿前廊為禮堂,改山門為講演台,並懸掛寫有“移風易俗”字樣的匾額。擴大了圖書室,開設了娛樂室、閱覽室、成績展覽室、體育器械室、伙房、宿舍等。又從對面山上引來泉水,修築水池,整平道路,種植樹木。來自周圍百十里的學生濟濟一堂。中學只畢業了一個班,以師專名義發榜。畢業學生中有皋蘭的11名、靖遠的3名及榆中的10餘名,共30餘名。因地方有人反對,縣政府不予批准,隨即停辦。關先生一氣之下出走。學生們敬仰他的恩義,在後院講堂前請魏振皆書“化被桑梓”華匾,以資紀念。
1934年以後,高錫忠(上海音專畢業)、關耀三先後任校長。他們從外地選聘高年級教師,狠抓教學質量,附近高小學生紛紛來青城中學讀書,青城教育達到鼎盛。在皋蘭縣會考中連續三年奪魁,博得盛譽。此間,師生們為抗戰自發募捐銀元100餘元,上交蘭州抗敵後援會。
青城國小的發展
1938年,因皋、榆二縣行政區域有所變化,皋榆聯立青城國小校更名為“榆中縣青城國小”。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9月,區委書記曹正華和區長高琮主持,召開了青城全體教師會議,宣傳政策,排除疑慮,號召大家安心工作,積極為人民教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教育事業大發展,這所學校也煥發了青春。1950年秋,新任校長李蔭科組織師生,結合中心任務宣傳黨的政策法令,提高思想覺悟。師生們利用課餘時間排練了秦腔現代戲《白毛女》《血淚仇》等劇目為民眾演出,在當地反霸、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在校學生由原來的3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為了解決校舍緊缺的困難,又將毗連的靈官廟改做教室,開闢張氏家廟為學校二部,平墳灘十多畝地做操場,教學秩序井然,質量較高,是青城國小的興盛時期。
1958年,青城普及了初級教育,在國小的基礎上辦起了青城民辦中學,招收學生180餘名,分為三個班上課,為今天的青城中學、東灘中學奠定了基礎,當時,中、小學生已達1000餘人。
十年“文化大革命”,建築設施胡搬亂遷,教學設備丟失,文物古蹟一掃而盡。
1979年以後,在青城書院的舊址上,又辦起了“青城中心幼稚園”,現有240多名天真爛漫的幼兒,在這裡幸福地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