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兔耳風

青兔耳風

青兔耳風,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紅脈兔耳風Chang的全草。分布於四川等地。具有祛風散寒,行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寒咳嗽,頭風痛,牙痛,風寒濕痹,跌打瘀腫,深部膿腫,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入肺、肝、腎三經。

功效

祛風散寒,行瘀止痛。

主治

用於風寒咳嗽,頭風痛,牙痛,風寒濕痹,跌打瘀腫,深部膿腫,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風寒咳嗽,哮喘:青兔耳風、紫蘇子、杏仁各9g。水煎服。

2、治牙痛,跌打損傷:青兔耳風15g。煎水服。(1-2方出自《萬縣中草藥》)

3、治跌打損傷腫痛:青兔耳風12g,接骨木15g,水苦蕒30g。水煎,兌酒少許內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4、治深部膿腫,淋巴結核:鮮青兔耳風90g。加少量白酒,搗絨敷患處。(《萬縣中草藥》)

5、治毒蛇咬傷:青兔耳風、瓜子金各等量。研末,醋調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20-60cm。根莖匍匐,鬚根多數,稍長。葉基生;葉柄長3-11cm,具棕色絨毛;葉片卵狀長橢圓形,長3-10cm,寬2-5cm,先端鈍尖,全緣呀呈疏波狀,基部淺心形,上面綠色,下面蒼白,僅具紫紅色的脈,兩面及邊緣皆具棕色絨毛。頭狀花序排列成長穗狀花序;總苞圓筒狀;苞片質硬,呈覆瓦狀排列;管狀花兩性,3或4朵;花冠5裂,裂片線形;雄蕊5,花葯基部箭形。唐果倒披針形,冠毛羽狀,白色。花期秋季。果期翌年3-4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區懸崖陡壁上或林邊岩石上。分布於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1、《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辛、苦,涼。”

2、《全國中草藥彙編》:“苦、辛,溫。”

3、《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散寒,止咳,止痛。主治風寒咳嗽,頭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淋巴結核,毒蛇咬傷。”

附註

我區還有同屬植物鐵燈兔耳風 Ainsliaea macroclinides Hay[ A. hui Diels ex Mattfeld.]葉寬卵形,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頭狀花序長超過1厘米,瘦果微被毛,與本品等同入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