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存在的這種宿命般的本質,決定了人類必然始終需要面對“知與不知”的質疑。全書圍繞柏拉圖哲學中“自知其無知”、“回憶說”、“觀照”、“哲人王”等問題,展開了作者極其詳細的希臘語文本的詮釋與分析,通過對這些問題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的揭示,向人們展現了一種階梯式上升的哲學思考與邏輯推演過程,從而追尋和勾勒出柏拉圖哲學人論思想的發展脈絡。對於從初期到中期的柏拉圖哲學之根本思想,《靈肉之境》是一部極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哲學導讀。
作者簡介
林美茂,男,福建人,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日本儒學研究中心主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哲學會會員(日本),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中國)。1989年東渡日本留學,2002年回國任教。主要從事古希臘哲學、日本哲學、公共哲學的研究,參加多部著作的共同撰寫,在《哲學研究》、《南開大學學報》、日本《中部哲學年報》、《文明21》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哲學淪文數十篇。業餘涉足文學創作,筆名“靈焚”,出版過散文詩集《情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於2007年獲得“中國當代優秀散文詩作品集”獎)、《靈焚的散文詩》(花城出版社2008年),作品被多種散文詩、詩歌選集收入。
目錄
序
緒論洞穴的居民們
第一章自知其無知——論蘇格拉底對知的否認與探索
引言“自知其無知”的表明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知的否認
一、蘇格拉底的“求知經歷”
二、從“無知之自覺”到“無知之智慧”
三、《申辯篇》29b的問題
第二節知的探索
一、為什麼要探索
二、探索的困境與出路
三、蘇格拉底的視點
第三節“自知其無知”的深層意蘊
一、世間有智者的“智慧”
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智慧
三、“自知其無知”所揭示的人論思想
結語從“自知其無知”中獲得的和必須面對的
第二章回憶說——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學習嗎?
引言從本質的追問到“回憶說”的提出
第一節“回憶說”得以確立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美諾篇》中“回憶說”論述的特點
一、回憶的實驗
二、“回憶說”中“先在”與“不死”的問題
三、《美諾篇》中“回憶說”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回憶說”在《斐多篇》中如何得以完成
一、五種“回憶的事例”
二、從類似性回憶的探討轉向靈魂不死問題的論證
三、靈魂不死的證明
結語籠罩著“同憶說”的光與影
第三章觀照——哲人看到的是什麼?
引言關於“觀照”問題諸敘述巾所存在的矛盾
第一節“觀照”的主體
一、靈魂脫離肉體狀態下的“觀照”
二、靈魂客居肉體狀態下的“觀照”
三、“觀照”對於人類靈魂的意義
第二節觀照的方法
一、直接的與間接的:“觀照”的兩種方法
二、人類可以到達“觀照”境界的依據
三、人類的“觀照”只能停留在“間接”狀態的原因
第三節人類探索所能到達的境地
一、人的存在現實與柏拉圖對於“哲學問答法”的信念
二、柏拉圖的信念是否包含著“第一觀照”的可能
三、柏拉圖的信念是否擁有理論與現實的偏離
四、如何理解《國家篇》475e—480a諸種敘述的真意
結語“觀照”問題所揭示的人論思想
第四章哲人工——向人類的“善生”理想邁進
引言如何跨越此中的“第j波大浪”
第一節“哲人工”理想與知的關係
一、“幸福”的追求與“哲人王”的擁立
二、哲人是由於擁有“真知”被擁立為王嗎?
第二節“哲人王”的理論依據
一、作為哲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及其本質特徵
二、“求真”素質與“哲人王”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哲人工制”至善性與文現的具體措施
一、哲人的認識狀態與其對於人類來說至善性的理由
二、“哲人王制”的實施與哲人之知的問題及其對策
三、實現“哲人王制”所需要的社會環境以及措施
結語人類能夠超越的與不能夠超越的
結論有智者與愛智者
參考文獻
認識你自己(代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