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溪客家大圍

靈溪客家大圍

飽嘗了匪賊搶劫災難的村民,渴求安居樂業的居住環境。

(圖)靈溪客家大圍靈溪客家大圍

這座具有濃郁客家風情的古樸建築位於仁化萬疊紅岩邊的偏僻小鎮內。清朝道光年代社會動亂,匪賊橫行,四處搶劫民財,焚燒房屋,殘害百姓。靈溪各村寨經常遭受匪賊的侵犯,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飽嘗了匪賊搶劫災難的村民,渴求安居樂業的居住環境。

圍牆基本呈長方形,在東南北三面分別建有三座圍門:東邊門中文坪門,杜屋門,圍門上建有圍樓,從地面有石級通上圍樓,樓房用於住人或議事,牆上部,每隔一定距離開有射擊孔,以防匪賊攻打大圍。沿圍牆內側走廊建有房屋,由此把三座圍門和圍樓連線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猶如一座城池,圍內有四口泉井。匪賊來侵犯時可動員村民抵抗防守。泉井既可飲用又是防火設施。圍門用21塊大麻石砌成,形似城門。21塊大石象徵黃姓祖先崤山公有21子,由此表明用21塊石砌門的村莊均是黃姓後裔居住的福地,居民是崤山公的裔孫。圍牆建成後顧名思義村名就由翰亨臚改為大圍村了。

如今,這兩百多年前曾人興財旺,儒生輩出的大圍里,只看見姍姍學步的孩子和年近古稀的老人。許多房屋的牆壁和門早已斑駁破舊,石階上的鎖似乎許久不曾開啟,積滿了塵土。漫步於圍內的走廊上,人恍然迷離於千秋家國夢中,一股歲月無情之感迎面襲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