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山

靈源山

靈源山地處福建晉江靈源街道的靈水社區。靈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稱“太平山”。據說是因山頂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飛鵬稱為“大鵬山”。宋時,因見山中“時涌靈源”而稱“靈源山”。拜亭及殿廊均採用透雕玲瓏精緻的青石盤龍柱,柱上鐫刻鎦金對聯,其中有相傳為宋代宰相曾公亮題的“靈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書法大家張瑞圖手書的“從聞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眾生各自開堂”,以及一幅古代流傳下來佚名的“洞口春深煙雨、海門夜半漁燈”等名聯。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靈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稱“太平山”。據說是因山頂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飛鵬稱為“大鵬山”。宋時,因見山中“時涌靈源”而稱“靈源山”。宋仁宗嘉佑元年( 一○五六年),御史吳中復、吳中純昆仲隱居並終老於此,為此,又稱“吳明山”。明嘉靖時,晉江人黃伯善在《紫雲室募緣功德碑》中稱它“地跨南洲之勝,峰若鵬博”,即是此意。泉州市佛教協會寶心禪師曾撰書一聯“紫嶺吳山千壑秀,太平雲谷七墩奇”,概括了靈源山的諸多別稱,描繪了山巒谷壑的奇秀。 靈源山歷代有不少儒生結廬讀書。唐代首開八閩科第的歐陽詹就曾居此山讀書三載。《泉州府志》載:“有靈源庵,宋進士林知讀書處。”林知讀書終老靈源山,並終葬於此。其後,林知裔孫,曾寫下傳世之作“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詩人林外,也曾讀書山中紫雲室。還有如元代任過潮州路總管、元亡後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常盤桓靈源山上,自稱“友石山人”。明代黃克晦、王慎中、陳讓、張瑞圖、蘇浚等名士都留下詠靈源山的詩篇,至今為人傳頌。 靈源山中有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雲室、靈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獅仔石、靈壺天等勝跡。其中,“靈壺天”(如下圖)三個娟秀的楷書大字刻於村西一狀如酒壺的巨岩上,下有溪澗潺潺,是里人明工部尚書、太子太傅吳淳夫於萬曆四十七年題寫的。 站在靈源山上,佇立靈源寺前,“南眺大海,可歷數百餘里;北顧郡治,山川城廓歷歷如繪”(《泉州府志》)。古來許多文人學者在此停駐遊覽,留下許多詩文和名聯。如宋代泉州人、宰相曾公亮撰書的“靈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唐道士蔡明的“暮煙橫遠岫,宿霧鎖奇峰”等。如今,寺中珍藏著一副楹聯,聯上寫道“洞口春深煙雨,海門夜半漁燈”,這副楹聯不但寫出了暮春煙雨迷茫的景色,而且,描繪了夜半時分海上漁火閃爍的奇觀。相傳是鄭成功撰書,後被毀,清代翰林院庶吉士莊俊元重書,現寺中所存即為莊俊元所書真跡。

建築布局

靈源山地處福建晉江靈源街道的靈水社區,海拔305米,是泉南一座名山,山上有泉南最享盛名的寺廟之一靈

靈源山靈源山

源寺和眾多古人留題的摩岩石刻。自古名山僧占多”,相傳早於隋初,就有僧人於靈源山頂立寺祀奉觀音大士,常有紫雲蓋上,故號“紫雲寺”。傳至五代,有高僧一粒沙由此往開龍山寺。唐代又有道士蔡明浚來庵隱居,與寺僧守淨共同擴建。宋仁宗嘉祐元年,御史吳中復、吳中純昆仲於此隱居修道。元末明初,陳友諒舉事兵敗,其驍將張定邊亦遁於此山,削髮為僧,號沐講禪師並建新寺于山腰。經歷代僧眾保護修葺,千年古剎靈源寺現已成為泉南最享盛名的禪林之一。

1982年至1995年,靈源寺開闢了自泉安公路至寺院的盤山公路3。2公里,並鋪設水泥路面2公里。在距寺院三百米處和大殿廣場旁建立了兩座雄偉的山門。寺廟左右及山門附近奇石佳景處,分別建有壩上亭、慈濟亭、四達亭等七座亭閣,與殿宇互相輝映。

原先的寺宇及兩旁的附屬建築擴建為一座五開間三進深,重檐歇山頂的巍峨大殿,面積達462平方米。大殿前連著一座三開間的拜亭,飛檐翹脊,金碧輝煌,軒朗而宏麗。拜亭及殿廊均採用透雕玲瓏精緻的青石盤龍柱,柱上鐫刻鎦金對聯,其中有相傳為宋代宰相曾公亮題的“靈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書法大家張瑞圖手書的“從聞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眾生各自開堂”,以及一幅古代流傳下來佚名的“洞口春深煙雨、海門夜半漁燈”等名聯。還懸有清代翰林莊俊元題的“古佛”,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的“靈源禪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題的“天壇”等匾額。1998年,大殿後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為大雄寶殿,右為地藏殿,左為祖師殿。地藏殿外牆上還嵌著從靈源舊寺址發現的光緒廿一年鄉人捐修靈水至靈源山大路記事、光緒丁酉年重建寺宇以及是年晉江縣令發布的保護寺院禁止閒雜人等到廟吵鬧滋事的碑記。

大殿前面,鋪有1500平方米的鋼筋水泥廣場,十分寬敞。廣場前臨山谷處,因勢建築起一列雙層地下室,作為接待四方賓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錯落,布局有致的靈源寺建築群成為靈源山又一道風景,與靈源山山林勝景交相映襯,相得益彰。無怪乎日日吸引遊客接踵而來,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