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製作流程非線性化

對應的電視製作的“柔性化生產”,也要求能夠在一個製作系統中製作不同的節目。 電視節目製作中,不同節目對製作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環節對非編系統的性能/功能要求也是不同的。 目前基本線性的製作模式也要滿足,但更要實現製作流程的整體非線性化、並行化。

一、前言

非線性電視編輯設備和技術的發展,使得現有的非線性編輯設備在製作功能上全面超越了原來的傳統系統,原有昂貴的線性製作系統上完成的節目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可以在靈活便宜的非線性編輯上完成。非線性編輯系統價格低於同樣功能的傳統後期製作系統,考慮人員培訓和系統部署的靈活性,綜合成本差距會更大。非編製作設備和系統的套用不斷增長,在標清電視中非編製作設備已經逐步取代傳統設備,成為電視節目製作的主流。可以預見,隨著硬體性能的提高,非編製作設備必將也在高畫質電視後期製作中占主導地位。
行業內線性製作系統的保有量正日趨減少,但是還會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線性和非線性,非線性之間的協同就越來越重要。
目前的非編製作網路系統不少是以新聞類節目製作為服務對象或從新聞網轉型而來,而並不完全適宜於綜藝、紀錄片、專題等其他類型的後期製作。如何順應製作業務發展的趨勢,設計部署一個適宜於各種類型節目製作流程的非編網路,真正形成攝錄采編制播存的一體化和網路化。是不少電視台和廠商一直探索的一個問題。
結合工作實際,我們思考在電視後期製作還存在一些可改進之處:
1.單機非編製作方面:資源調配不靈活,利用率低;欄目和設備關聯度高,占用設備資源較大;資源不能共享。
2.網路非編製作方面:非編設備製作流程線性化導致效率不高:一個網路針對某一類型、某一頻道節目,資源利用率不高;上載―編輯―上字幕―配音―下載―審片,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耽誤整個製作進度。
3.接口方面:外部交換效率低下,和媒資系統、播出系統之間素材、成品以磁帶交換,上下載環節眾多;內部交換,素材格式/工程檔案標準不統一;各系統之間流程銜接複雜。
4.管理和流程方面:隨著電視行業的競爭加劇,對縮短節目製作周期、降低設備和人力資源成本,提高節目製作質量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需要實現對節目製作進度、經費、版本等進行精細化管理。

二、解決的方法――流程的線性化

在製作整體各環節上建立“模糊化”製作流程―非線性工作流程,從而打破原來的上載-編目-粗編-精編-字幕-包裝-下載-審片-修改-播出的單一線性製作流程,打破時間順序、工藝順序、設備限制。節目製作能夠按不同節目的特性,走有針對性的流程,各個製作模組可以協同或並行工作,節省製作時間和費用。真正實現後期製作多機多崗位的製作模式創新。
類似於目前在汽車製造行業中被廣泛套用的“柔性化生產”概念,暨在同一個生產裝配平台可以同時生產多種不同類型的車型,生產線上可同時組裝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車輛。
柔性化生產可包含兩個環節的柔性化,一個是指廣義的生產計畫的柔性化,另一個則是狹義的產品生產裝配過程的柔性化。
對應的電視製作的“柔性化生產”,也要求能夠在一個製作系統中製作不同的節目。具體實現包括兩個環節的柔性化,一個是指廣義的電視製作生產計畫的柔性化,另一個則是狹義的電視節目製作的柔性化。

三、如何實現流程非線性化

1.電視製作生產管理的柔性化考慮

結合大型電視台不同頻道、欄目和編導的實際情況,提供靈活多樣的設計實現:
對部分重要節目能夠採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從時間、成本、人力資源、質量、工作流程設計等多方面進行管理和約束。
例如,製作用機資源的申請調度上,有計畫申請、非計畫申請、編導自助三種用機模式,避免編導被流程限制,充分利用調度好製作資源(人力、物力和時間)。

2.狹義的電視節目製作的柔性化考慮

電視台面對的節目類型也是多樣的:記錄片、專題、綜藝晚會等等。各種類型的節目的製作方式也是不同的:如綜藝節目有大量的二維、三維畫面特技、大量的字幕特技,貼片音效;記錄片,製作周期比較長,有大量的字幕聽寫,畫面要求比較高,可能需要校色,三維動畫的合成。
編導也有一些自己的製作風格:有的計畫性強,把節目的腳本全部想好,然後再開始做節目;有的喜歡邊做邊想,節目製作反覆比較多.製作工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要音配畫,有的喜歡話配音。
將來能建立一個靈活,高效的後期製作系統來滿足節目個性化的製作需求,提高生產效率。重點能夠實現業務流程的高效協同,包括時間上的和空間上的。
主要為以下兩個方面:
(1)功能的模組化和開放性
非編客戶端的各個部分要求實現功能模組化。目標是用戶能根據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模組組合,滿足不同的製作需求。
電視節目製作中,不同節目對製作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環節對非編系統的性能/功能要求也是不同的。將非編中各部分功能模組化後,用戶可以針對不同的製作需要,調用不同的功能模組組合成不同的製作界面: 例如:應對製作快捷的節目,提供專門的快編界面:操作簡單,界面上只需要有常用的搜尋切割工具以及簡單的二維、三維特技,簡單的字幕模板。
按照製作流程和後續節目播出和分發的考慮,將非編分成基本編輯、字幕、唱詞、校色、音效等幾個大的模組:
字幕、唱詞:可以將字幕製作工序獨立出來,也為視頻和字幕分離製作提供基礎。
校色:對標清節目而言,校色功能不會經常用到,除非是做特殊效果或者是素材的色溫色差比較明顯,但對高清而言,拍攝時外部光線的細微差別都能直接反映到素材上,因而整體校色、局部校色,布光等在高清製作中經常會用到。
音效:每一個節目都需要配音、貼效果(動效或音效)、上音樂、混錄這四個步驟,而節目類型和需求不同,對這四步流程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當然在非編中也不可能完成複雜的音效。其功能需要和專門的音效工作站有所區別。
上載模組支持多種I/O接口。如模擬分量、SDI、AES/EBU音頻,以及IEEE-1394接口的輸入/輸出。支持藍光、P2等新的記錄載體。檔案內部處理應在儘可能兼容原有格式的基礎上支持更多、更新格式的編解碼,即能支持更多的媒體格式(FLA、SWF、PSD等)。
系統具備開放性,能夠廣泛支持第三方軟、硬體視頻效果處理產品(AE外掛程式),支持部分常用三維動畫軟體的數據導入。
系統具備開放性的格式:支持AAF、OMF、EDL等格式導入導出。能方便的與其他包裝系統、音效工作站實現檔案級的交換。
(2)協作工作設計
目前基本線性的製作模式也要滿足,但更要實現製作流程的整體非線性化、並行化。
多個非編站點之間能實現多人多工種的協同。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方式一:同一時間線,分時間段協同:在時間線的縱向上,我們可以把時間線分成若干段,每個人只對自己做的那段時間線有製作修改的許可權,對其他時間段只有隻讀的許可權,每個人時間段的製作情況又能同步更新。
方式二:同一節目,不同工種並行工作:在時間線的橫向上,實現字幕,視頻剪輯,配音音效等等的協同。
方式三:將上面兩種方式結合起來,剪輯人員完成一段視頻的剪輯後,通過訊息機制,告訴音效和字幕開始的一段視頻已經製作完成,可以參考視頻來製作字幕和音效。同時,剪輯師開始做第二段視頻,等第一段的音頻,字幕做完後,剪輯師可以瀏覽第一段的最終效果,對音效字幕不滿意的話可以在溝通協調。這樣依次類推。製作業務流程方面:
以下舉例說明若干功能模組的非線性化設計想法。
a.上載模組非線性化
隨著藍光、硬碟錄像機的普及,檔案化的上載和傳統的磁帶錄像機上載同等重要。
檔案上載中,要努力做到超實時上載和編目信息繼承。
在磁帶錄像機上載過程中,構想有軟硬體搜尋盤,能實現粗編功能。解決原有簡單編輯類節目,非編製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可以直接在上載環節完成簡單編輯工作。
b.審片流程非線性化
節目製作完成後,一般將節目送製片人、頻道部門負責人和頻道總監做三級內容審查,但由於製作網內節目類型很多,審片環節也不盡相同,因而審片的流程和審片方式也需比較靈活。可能會二審、一審,也可能會四審、五審。主要是基於審片許可權的審片控制,而不是基於線性流程的審片控制。審片有辦公網和機房集中審片兩種可能,多樣化的提交發布方式,本地和後台打包的結合方式等等。防止關鍵節點出現問題、系統部分升級等,導致系統癱瘓。
■ 審片提交的時刻,無論是製作過程的階段中,還是製片完成的終結狀態,都可以提交。
■ 可實現三種審片方式:1.磁帶送審;2.非編高碼率審片;3.流媒體審片,在不同審片環節,可以採用任意的審片方式。意見反饋在這些工具上進行一致的展現。
■ 在整個審核過程中,待審任務都可以被所有具有審核許可權人員看到並審核,在同一個時候可以多用戶打開,同時審片,把審片意見分用戶放在審核信息庫中。
■ 雖然一審、二審、終審人員都可以看到待審區的所有片子,但是需要根據當前通過的最高審核級數狀態進行顯示分類。具有終審許可權的人員審核通過後,可進入轉碼送播環節。
■ 在審片軟體上標記的不合格段落起點時碼,在非編時間線上能夠準確對應起來。
在具體技術上可以通過全功能瀏覽器、低碼流審片嵌入OA系統來實現。
c.字幕製作非線性化
電視字幕是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的套用狀態是在製作環節完成字幕和圖像的合成,圖像和字幕是一個整體,降低了節目內容交換與再利用的質量和價值。
在節目製作域把字幕內容及其展現形式單獨製作並打包成字幕工程檔案與視音頻檔案分離保存。以滿足節目多版本的播出,提高節目的交換和再利用率。
字幕工程檔案不僅包含完整的字幕內容、屬性和展現形式,並且能夠與節目畫面的時間碼完全對應,在節目播出時再將字幕工程檔案解析還原完整字幕效果疊加在節目畫面上進行播出,在收視端保持原有效果。
為打破目前視頻和字幕層的線性化製作,提高製作效率,實現視頻和字幕的準同步製作,需要實現時間線的可交換和共享。
剪輯師對製作的視頻進行分段,將時間線分割成製作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字幕員在另一台機器上打開同一節目的時間線,進行操作。如右圖所示:
d.接口模組非線性化
播出系統的接口,要綜合考慮集團的播出平台改造計畫,同時還要考慮總編室、技審、節目科、播出管理、網路安全、備播、應急通道等各個相關方。綜合規劃、分階段和步驟,逐步穩妥推進播出無帶化事宜。最終目標檔案化遷移+移動存儲介質遷移。
e.媒資和其他製作系統接口非線性
實現非編系統與包裝系統、音效工作站之間互動,以及流程非線性化後,可以大大節約各個環節的導入導出及製作等待的時間,實現各環節之間的同步或者是準同步製作,將大大節約時間,如果上下載階段能實現檔案級的輸入輸出,這中間的效率提升也會很大。

四. 非線性電視製作設計原則和要考慮的問題

製作系統整體架構設計上要考慮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架構)的設計理念,能將電視節目製作過程中的不同功能單元(上載、編目、轉碼、剪輯、特效、包裝、配音、音效、校色、檢索、遷移、下載、傳輸、技審等)―服務(service),通過服務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contract)聯繫起來。接口構想採用中立的方式定義,獨立於具體實現服務的廠商、硬體平台、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使得構建在這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使用統一和標準的方式進行通信。這種具有中立的接口定義(沒有強制綁定到特定的實現上)的特徵稱為服務之間的松耦合
在和製作相關的一些外部功能單元(集團內部的新聞製作、播出、媒資、內容交換、財務、其他電視台網路等)實現服務互動方面,也需要遵從SOA的設計,業務和技術功能從靜態耦合到靜態分離(runtime耦合)轉變,降低系統互聯互通的難度。

五. 結論

電視製作流程的非線性化,將有效的促進電視台網路化進程,並有效提高網路的優勢,發揮出1+1>2的集聚效應。
對於廠商而言,系統、工程檔案等的開放性、標準化,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對電視技術人員而言,從中可以獲得大量可以研究、發展、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