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技術
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技術是用一種電位比所要保護的金屬還要負的金屬或合金與被保護的金屬電性連線在一起,依靠電位比較負的金屬不斷地腐蝕溶解所產生的電流來保護其它金屬。 優點: A: 一次投資費用偏低,且在運行過程中基本上不需要支付維護費用 B: 保護電流的利用率較高,不會產生過保護 C: 對鄰近的地下金屬設施無干擾影響,適用於廠區和無電源的長輸管道,以及小 規模的分散管道保護 D: 具有接地和保護兼顧的作用 E: 施工技術簡單,平時不需要特殊專業維護管理 缺點: A: 驅動電位低,保護電流調節範圍窄,保護範圍小 B: 使用範圍受土壤電阻率的限制,即土壤電阻率大於50Ω?m時,一般不宜選 用犧牲陽極保護法 C: 在存在強烈雜散電流干擾區,尤其受交流干擾時,陽極性能有可能發生逆轉 C: 有效陰極保護年限受犧牲陽極壽命的限制,需要定期更換強制電流陰極保護技術
強制電流陰極保護技術是在迴路中串入一個直流電源,藉助輔助陽極,將直流電通向被保護的金屬,進而使被保護金屬變成陰極,實施保護。 優點: A: 驅動電壓高,能夠靈活地在較寬的範圍內控制陰極保護電流 輸出量,適用於保護範圍較大的場合 B: 在惡劣的腐蝕條件下或高電阻率的環境中也適用 C: 選用不溶性或微溶性輔助陽極時,可進行長期的陰極保護 D: 每個輔助陽極床的保護範圍大,當管道防腐層質量良好時, 一個陰極保護站的保護範圍可達數十公里 E: 對裸露或防腐層質量較差的管道也能達到完全的陰極保護 缺點: A: 一次性投資費用偏高,而且運行過程中需要支付電費 B: 陰極保護系統運行過程中,需要嚴格的專業維護管理 C: 離不開外部電源,需常年外供電 D:對鄰近的地下金屬構築物可能會產生干擾作用。發展歷史
1834年—— 法拉第→陰極保護原理奠定基礎1890年—— 愛迪生→提出強制電流保護船舶
1902年—— 柯恩→ 實現了愛迪生的構想
1905年 ——美國用於鍋爐保護
1906年 ——德國建立第一個陰極保護廠
1913年 ——命名為電化學保護
1924年 ——地下管網陰極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