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批准時間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申報的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建設,並於2011年11月16日在深圳高交會上授牌。 作用和意義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大連理工大學第一個國家地方聯合共建的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大連理工大學繼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遼寧省首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遼寧省第一個依託高校建設的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簡介

批准時間

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申報的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建設,並於2011年11月16日在深圳高交會上授牌。

作用和意義

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大連理工大學第一個國家地方聯合共建的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大連理工大學繼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遼寧省首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這是大連理工大學在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個新突破。

說明

國家發改委於2009年初啟動了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畫,這是結合區域經濟發展亮點與行業特色、完善和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新舉措。2011年,國家發改委共批准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76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97家。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遼寧省第一個依託高校建設的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介紹

科研平台

中心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政務產業急需解決的重大、共性、關鍵問題,以創新平台基礎建設、套用服務平台研發和示範、全面服務和持續發展為任務分三階段建設高水平的國家共性技術研發和轉移平台。

科研任務

中心將在深入研究電子政務相關理論、業務模型及關鍵共性技術的基礎上,積極跟蹤雲計算、物聯網、移動泛在等ICT融合技術,並結合創新2.0,WEB2.0的創新思想,構建電子政務研發基礎雲平台、研發電子政務核心業務雲平台和相應的業務套用系統,通過試點示範、諮詢培訓等方式逐步推廣套用。同時,中心將基於知識元模型,構建以知識管理、知識發現和知識共享為核心的知識管理雲平台,對行業、社會提供電子政務理論、方法、業務和技術知識服務。

科研團隊及科研成果

該中心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申報團隊王延章教授團隊是大連理工大學首批七個科研創新團隊(“電子政務研究”科研創新團隊)之一,擁有多項原創性政務理論、業務模型和智慧財產權。該團隊以管理業務與技術整合的系統工程學科為基礎,提出了多項原創性政務理論與業務模型,擁有12項軟體著作權,9項軟體產品認證;完成十餘項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十餘項電子政務研發和套用獎勵,其中“中國電子政務空間輔助決策示範工程”,與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信息中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公共合作,獲得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智慧型化綜合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先後完成國家、部委、省、市等各級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項目50餘項,包括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信息管理輔助決策系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展示系統、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巨觀決策支持系統等,有效的促進了電子政務理論及電子政務產業的發展與推廣。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科的第一個國家級學科平台,中心的成立將為提升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科群的整體實力提供有力支撐。
大連理工大學十分重視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通過集中學校優勢學科,整合資源,與學部學院科研團隊通力合作,確保大連理工大學優勢領域在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