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凝器高頻電刀

高頻電刀的基本組成高頻電刀是由主機和電刀刀柄、病人極板、雙極鑷、腳踏開關等附屬檔案組成的。 1、單極模式在單極模式中,用一完整的電路來切割和凝固組織,該電路由高頻電刀內的高頻發生器、病人極板、接連導線和電極組成。 某些用於醫生診所的高頻電刀電流較小、密度較低,可不用病人極板,但大多數通用型高頻電刀所用的電流較大,因而需用病人極板。

電凝器高頻電刀
電凝器高頻電刀(高頻手術器)是一種取代機械手術刀進行組織切割的電外科器械。它通過有效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與肌體接觸時對組織進行加熱,實現對肌體組織的分離和凝固,從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高頻電刀自1920年套用於臨床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其經歷了火花塞放電——大功率電子管——大功率電晶體——大功率MOS管四代的更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套用、發展,目前,高性能的單片機廣泛套用在高頻電刀的整機控制,實施了對各種功能下功率波形、電壓、電流的自動調節,各種安全指標的檢測,以及程式化控制和故障的檢測及指示。因而大大提高了設備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簡化了醫生的操作過程。
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提出的要求,以高頻手術器為主的複合型電外科設備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高頻氬氣刀、高頻超聲手術系統、高頻電切內窺鏡治療系統、高頻鏇切去脂機等設備,在臨床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而隨之派生出來的各種高頻手術器專用附屬檔案(如:雙極電切剪、雙極電切鏡、電切鏡汽化滾輪電極等)也為臨床手術開拓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
高頻電刀的基本組成
高頻電刀是由主機和電刀刀柄、病人極板、雙極鑷、腳踏開關等附屬檔案組成的。
高頻電刀的工作原理
高頻電刀有兩種主要的工作模式:單極和雙極。
1、單極模式
在單極模式中,用一完整的電路來切割和凝固組織,該電路由高頻電刀內的高頻發生器、病人極板、接連導線和電極組成。在大多數的套用中,電流通過有效導線和電極穿過病人,再由病人極板及其導線返回高頻電刀的發生器。
能摧毀病變組織的高頻電刀的加熱效應,並不是由加熱電極或刀頭造成的,像電燒灼器那樣。它是將高電流密度的高頻電流聚集起來,直接摧毀處於與有效電極尖端相接觸一點下的組織的。當與有效電極相接觸或相鄰近的組織或細胞的溫度上升到細胞中的蛋白質變性的時候,便產生凝血,這種精確的外科效果是由波形、電壓、電流、組織的類型和電極的形狀及大小來決定的。
為避免在電流離開病人返回高頻電刀時繼續對組織加熱以致灼傷病人,單極裝置中的病人極板必須具有相對大的和病人相接觸的面積,以提供低阻抗和低電流密度的通道。某些用於醫生診所的高頻電刀電流較小、密度較低,可不用病人極板,但大多數通用型高頻電刀所用的電流較大,因而需用病人極板。
與地隔離的輸出系統使得高頻電刀的電流不再需要和病人、大地之間的輔助通道,從而減少了可能和接地物相接觸的體部被灼燒的危險性。而採用以地為基準的系統,灼傷的危險性要比絕緣輸出系統大。
2、雙極模式
雙極電凝是通過雙極鑷子的兩個尖端向機體組織提供高頻電能,使雙極鑷子兩端之間的血管脫水而凝固,達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作用範圍只限於鑷子兩端之間,對機體組織的損傷程度和影響範圍遠比單極方式要小得多,適用於對小血管(直徑<4mm)和輸卵管的封閉。故雙極電凝多用於腦外科、顯微外科、五官科、婦產科以及手外科等較為精細的手術中。雙極電凝的安全性正在逐漸被人所認識,其使用範圍也在逐漸擴大。
用途
目前不僅在直視手術中,如普通外科、胸外、腦外、五官科、頜面外科得到廣泛的套用,而且越來越多地套用在各種內窺鏡手術中,如:腹腔鏡、前列腺切鏡、胃鏡、膀胱鏡、宮腔鏡等手術中。
由於高頻電刀可同時進行切割和凝血,在機械手術刀難以進入和實施的手術中(如:腹部管道結紮、前列腺尿道腫物切除)得以普遍套用。
電凝器高頻電刀突出的凝血效果,使它廣泛套用在瀰漫性滲血部位如肝臟、脾臟、甲狀腺、乳腺、肺部手術中。
其他功能
一台性能全面的高頻電刀除了具備進行手術等基本功能外,還有以下的幾項重要功能:
1、輸出功率指示;
2、功率預置、調節;
3、病人極板檢測報警;
4、工作音頻指示;
5、輸出口防誤插功能;
6、手控、腳控功能。
高頻電刀的優點
1、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簡單、安全方便。
2、與傳統採用機械手術刀相比,在臨床上採用高頻電刀可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失血量及輸血量,從而降低併發症及手術費用。
3、與其他電外科手術器(如雷射刀、微波刀、超聲刀、水刀、半導體熱凝刀等)相比高頻電刀適應手術範圍廣,容易進入手術部位,操作簡便,性能價格比合理等優越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