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電凝術

內鏡下電凝術是內鏡下用凝固電流止血的方法。凝固電流使探頭接觸部位產生熱量,組織水腫,壓迫血管,血管腔變小或閉塞,形成血栓而止血,該法簡單、安全、經濟。

術前準備

1.參照相關消化道內鏡檢查術(胃、腸鏡)前準備要求進行(禁食/腸道準備)。
2.應常規檢查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及心電圖等。
3.操作者應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及相關檢查結果。
4.心臟起搏器調試:裝有起搏器的病人在行高頻電凝電切治療時,有其特殊危險性。因為高頻電刀及其所產生的電磁干擾可改變起搏頻率和起搏方式,起搏器可將電流識別為心臟電活動,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室顫甚至心臟停搏。因此,應在心內科及電生理科醫生的配合下,術前將起搏器調至VOO模式(固定頻率型心室起搏模式),並對患者進行心電監測。
5.為防止術中灼傷組織,患者應摘除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術前建立靜脈通道,並備好 心電監測儀、搶救車、呼吸機、除顫器、氧氣、止血藥物等急救物品和藥品。
6.向患者充分告知操作的過程以及可能的併發症,取得患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適應證

1.出血
噴射狀出血、活動性滲血或有半球形血管顯露的出血,如消化性潰瘍、息肉或黏膜下腫物電切除術後創面滲血。
2.息肉
通過電切除術後邊緣殘留病變和小息肉的電凝滅活。

禁忌證

1.嚴重心肺疾病者,如嚴重心律失常、重度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休克、昏迷等危重狀態者。
3.上消化急性穿孔者。
4.神志不清、嚴重精神失常不能配合者。

手術步驟

1.內鏡檢查
常規內鏡檢查,觀察消化道黏膜形態及病變部位。
2.暴露出血灶
沖洗、清潔病變部位,充分吸除病變部位及其附近的液體,暴露血管等出血灶。
3.止血
經內鏡治療通道插入已與高頻電發生器相連線的電凝器,將電凝探頭垂直對準出血灶,在其中央部位輕壓探頭,適量注水,選擇合適的凝固電流強度,電凝器探頭接觸靶組織的瞬間通電,至電凝部位組織發白。
4.判斷止血效果
撤離電凝探頭,再以注水孔對準病灶適量注水,觀察止血是否完全。

注意事項

1.應控制電流強度及電凝時間,避免過分電凝所致組織損傷面過大、過深,並發再出血或穿孔。
2.應先停止通電,帶孔電極沖水後再撤離電凝探頭,因用力牽拉探頭易導致再出血。
3.應注意保持電極板與患者肢體皮膚緊密接觸。
4.電凝止血效果不佳應考慮配合其他止血治療措施。

術後併發症

1.再出血、穿孔。
2.與電極板接觸的皮膚灼傷。

術後護理

嚴密觀察病情,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徵,觀察有無嘔血、便血,注意有無併發症出現,如出現併發症,給予積極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