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雲斑裸頰蝦虎魚](/img/b/e3b/nBnauM3X2YzNyYDN4EDO0czM2MTM5kjM5ADMxADMwAzMxAzLxg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體被中大櫛鱗,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無鱗。項部亦無鱗。背鰭起點前方有頗寬的無鱗區。胸部、腹部及胸鰭基部均被小圓鱗。無側線。
![雲斑裸頰蝦虎魚](/img/c/dd4/nBnauM3XzETM5ITM5UTN2czM2MTM5kjM5ADMxADMwAzMxAzL1U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分布範圍
中國產于海南島、台灣。雷州半島極少見到有毒個體。
生活環境
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常停棲於底部,較少遊動。
生活習性
雲斑裸頰蝦虎魚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常停棲於底部,較少遊動。食肉性,以底棲動物、小型魚、蝦、有機碎屑為食。
食用治療
含河豚毒素,其毒性隨季節和地點而變化,以冬季至翌年早春含毒最高。誤食雲斑裸頰蝦虎魚後的中毒症狀與食河豚魚相仿:中毒者先感覺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後出現頭暈、胸悶、嘔吐、唇舌和四肢發麻、行走困難等,嚴重者有身體漂浮感,全身麻痹癱瘓、呼吸衰竭死亡。一般食後0.5至4小時發病,死亡率高。
如誤食中毒後要及時用手摳催吐洗胃及導瀉,立即送中毒者到醫院搶救,進行靜脈補液可促進毒素排泄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種類區別
雲斑裸頰蝦虎魚與安全無毒的彈塗魚(跳跳魚)非常相似,易造成誤食。兩類魚在外觀上的區別主要有:
頭部:雲斑裸頰蝦虎魚眼平或者凹,吻鈍;彈塗魚眼突出並能轉動,吻尖。
體色:雲斑裸頰蝦虎魚通體呈淡白色;彈塗魚體藍褐色或灰棕色,腹部白色。
側紋:雲斑裸頰蝦虎魚只有三塊大棕斑,背部有雜色;彈塗魚體側上部沿背鰭基部有6~7條灰黑色的橫紋,魚體液粘液相對較多。
“跳跳魚一般來說是無毒的,但如果跳跳魚吃了海水中有毒的藻類,誤食它也會引起中毒。”華南農業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劉文生認為,跳跳魚多見於海洋和河流的交界處,海水中有不少海藻本身就含有毒素,可能在魚的體內積累,人若食用則進入體內。輕度中毒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重度可能導致身亡。可能的毒素被稱作“雪卡毒素”,曾發現數百種毒魚因攝食劇毒藻類而在體內積累了該種毒素。
中毒症狀
![雲斑裸頰蝦虎魚](/img/2/b81/nBnauM3X4IjMxAjM3QDM1czM2MTM5kjM5ADMxADMwAzMxAzL0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毒治療
如誤食中毒後要及時用手摳催吐﹑洗胃及導瀉,立即送中毒者到醫院搶救,進行靜脈補液可促進毒素排泄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中毒事件
![](/img/a/6c6/nBnauM3XxUjN1ATM4gTM4cDOzMTMzIDMzMDMwADMwAjM2EzL4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這16人先後因進食海魚,出現頭暈、胸悶、嘔吐、唇舌和四肢發麻、行走困難等症狀,嚴重者有身體漂浮感。患者被送到徐聞縣人民醫院搶救,除1人在送醫院途中死亡外,另15人經醫院搶救後已無生命危險。有3人已於11日痊癒出院。湛江市海洋漁業局和湛江海洋大學有關專家確認,該魚種為“雲斑裸頰蝦虎魚”,屬有毒魚種,所含毒素為河豚毒素。魚體皮膚毒性最大,內臟和肉次之,卵巢也有毒。
1964年台灣省基隆市曾發生數起食此魚的中毒事故。
2013年3月14日至15日,湛江農墾二院接診雷州市英利鎮、東方紅農場、幸福農場等地共22人因食用有毒蝦虎魚中毒患者。中毒者具體表現為:手指、唇、舌有麻痹、刺痛,後出現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截至3月19日,21名患者已痊癒出院,住院的1名患者病情穩定,無死亡病例。
而經廣東省疾控中心會同當地市疾控中心調查後初步判斷,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並非“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含有河豚毒素的雲斑裸頰蝦虎魚。雲斑裸頰蝦虎魚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於河口鹹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所含的毒素為河豚毒素,魚皮是毒性最強的部位。這種魚種毒性強弱跟地域和季節性有關,以冬季和早春含毒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