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現
據《左傳》、《國語》、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記載,先秦時期楚國有一名為“雲夢”的楚王狩獵區.雲夢地域相當廣闊,東部在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長江江岸一帶,西部當指今宜昌、宜都一線以東,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縣一帶,北面大致到進隨州市、鍾祥、京山一帶、南面以大江為緣.其中有山林、川澤等各種地理形態,並有一名為“雲夢澤”的湖泊.
而現在所說的雲夢澤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位於中國湖北省中部和湖南省北部.又稱雲夢平原.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可分為北部的江漢平原、南部的洞庭湖平原.原系古雲夢澤,受長江及其支流泥沙的淤積,逐漸成為湖積沖積平原,湖泊面積日益縮小,如今已淤塞分裂成為上千個大小湖泊.
近代變遷
雲夢澤,一個醉美的地理標誌,如詩如畫的地域。
“山隨平野盡,月涌大江流”。長江出三峽,就進入九曲迴腸的荊江,遠古長江泛濫、洞庭蠻荒、中游江湖混沌不分。
上古大禹治水,也來到九州之一的荊州,在荊州城南門外留下了傳說中的息壤。後來這裡的古澤濕地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雲夢澤。
地質史學家認為,雲夢澤在第四紀地殼下沉時形成巨大窪地,發育成內陸湖盆。長江、漢水上游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湖盆變成內陸三角洲,湖面不斷分割、解體和縮小,演變成江漢平原——湖沼。
魏晉南北朝時期雲夢澤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後迅速擴展成的大湖。
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稱雲夢。
先秦時期,雲夢澤兩側有兩大平原,已有村落出現。秦漢時期雲夢澤漢江北岸部分已化為平陸。雲夢澤西部接納了大量江水帶來的泥沙,不斷向東發展,形成漢江陸上三角洲。隨著三角洲的擴展,土地也大量被開闢。雲夢澤主體被壓縮在當時的華容縣境內。其東其北雖屬於雲夢澤,但已退化成為沼澤。隨著荊江三角洲不斷擴大,雲夢澤整體東移,至《水經注》時代雲夢澤主體已移到華容縣以東,南雲夢澤已被新發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
在《公輸》中,墨子說過“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
最早見於《尚書·禹貢》記載:”雲夢土作乂”;《周禮夏官,職方》“正南曰荊州……其澤藪曰云夢。“又見於《爾雅·釋地》,以及《呂氏春秋·有始覽》及《淮南子·墜形訓》。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江陵故郢都……東有雲夢之饒”。《國策·楚策》:“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雲蜺,兕虎之嗥聲若雷霆”。有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鑲認為,從楚王在雲夢的遊獵中可見,所指雲夢是廣闊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澤。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也有雲夢的描寫,其範圍東到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區,南緣大江。東西約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指楚王遊獵區。而他所說的南部“則有平原廣澤”,正是古雲夢澤。“雲夢澤”因“雲夢”而得名,二者並非指同一概念。
西漢時期,江、漢泥沙淤積,荊江和漢江兩內陸三角洲聯為一體。在荊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側的原章華台地區新設了華容縣(故城在今潛江縣西南);在漢江三角洲頂部建立了竟陵縣(故城在今潛江西北)。揚水兩岸的雲夢澤區逐漸淤填分割成路白、東赤、船官、女觀等湖,雲夢澤的主體已南移至華容附近。以後,江漢三角洲繼續向南、向東推移,南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東略無阻攔,到東漢時,已移至華容東南。
三國東吳黃武元年,在州陵縣與華容縣之間新置監利縣,藉以監收漁鹽之利,故址在今周老嘴附近。東漢末年,曹操赤壁戰敗至烏林,已能“引軍從華容道步歸”,只不過道路泥濘難行而已。
魏晉南北朝時期,雲夢澤主體向東南部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
南北朝時,雲夢澤的主體漸次東移監利一線以東,伸展到今漢陽縣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縣也為水體所淹而撤銷了。整個雲夢澤被分割為大滻湖(今沔陽縣西)、馬骨湖(相當於今洪湖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漢陽縣南)等。其範圍也僅餘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時,雲夢澤已大多填淤成陸,志書已不見大滻湖的記載。北宋初期,在今監利縣東北六十里設定玉沙縣,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基本上消失,大面積的湖泊水體已為星羅棋布的湖沼洲灘所代替。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北方難民紛紛南逃到雲夢澤躲避戰亂,圍垸墾荒。至南宋皇佑年間,雲夢澤南沿長江,北抵東荊河已築圍堤數百里,屯田營田。後來隨著蒙古軍隊的大舉南侵,大批難民頻頻遷入圍墾,加速了雲夢澤的消逝。
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和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先後兩次大決口,也使人口大量南遷。這一時期,江湖不分的雲夢澤已不復存在,人們在荊江北岸分段修築的堤防,形成了今天荊江和荊江大堤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