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Yún Nán Jiá Mí Gēn
【別名】黃香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雲南莢蒾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 yunnanense Rehd.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鮮用或切片曬乾。
【原形態】雲南莢蒾 落葉灌木,高達8m。當年生枝密被黃褐色簇狀短柔毛,二年生枝淺灰褐色,葉對生;葉柄長1-2cm,被黃褐色絨毛;葉紙質,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3-9.5cm,寬2.5-4.5cm,先端鈍,基部圓形或漸狹,邊緣離基部1/3以上有鈍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兩面被短柔毛,下面散布紅褐色腺點,並在脈腋生簇狀疏柔毛,側脈每邊5-6條,伸達齒端,與中脈在葉面凹陷,在下面凸起,小脈橫向平伸。圓錐花序近復傘房式,頂生或生於具1對葉的側生短枝之頂,與葉同時開放,長達10cm,直徑約6cm,密被黃褐色簇狀短柔毛,具部梗;苞片和小苞片小披針形;花多生於第2-3級花序軸分枝上;萼簡長約2mm,略具腺,萼檐具5淺齒;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mm,花冠裂片與萼筒等長;雄蕊5,不超出花冠;花柱略高出萼齒。花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300-2900m的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
【性味】味微辛;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
莢蒾[莢蒾]
莢蒾(拉丁學名: Thunb.)是五福花科,莢蒾屬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葉紙質,倒卵形,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花冠白色,輻狀...
形態特徵 相似種說明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 -
雲南莢蒾
雲南莢蒾(Viburnum yunnanense Rehd.),落葉灌木,是一種用材樹種。特產雲南東南部和西部(蒙自、鳳慶)。
形態特徵 分布 藥品名稱 -
具毛常綠莢蒾
具毛常綠莢蒾屬忍冬科,莢蒾屬,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生長習性 中藥材套用 -
合軸莢蒾
合軸莢蒾,屬於川續斷目,忍冬科,分布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北部,台灣,湖北西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四川東部至西部,貴...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物種區分 醫藥價值 物種分布 -
茶莢蒾
茶莢蒾(學名:Viburnum setigerum)是五福花科莢蒾屬的植物。分布在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雲南、浙江、四川、陝西、安徽、江西、湖北、福建...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繁殖培育 景觀用途 -
莢蒾[川續斷目五福花科植物]
莢蒾(拉丁學名: Thunb.)是五福花科,莢蒾屬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葉紙質,倒卵形,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花冠白色,輻狀...
形態特徵 相似種說明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 -
球核莢蒾
根據原形態記載,其葉呈卵形,較小,長不超過4厘米,果實圓形,直徑僅3毫米。我們尚未見到過與以上描述相符的標本。在球核莢蒾中,葉形和果實直徑的變化是比較大...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生長習性 醫藥價值 -
南方莢蒾
南方莢蒾是菊亞綱、忍冬科植物,功能主治:清熱解表、消腫止痛。
藥品名稱 來源 功效 主 治 性味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