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龍江是東南亞著名國際河流伊洛瓦底江在我國境內的主要支流,發源於高黎貢山西麓中緬邊境中方一側。勐約壩遺址位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西山鄉崩強村勐約棒新寨西南約200米處,地處龍江左岸二級階地之上,海拔860-874米,分布面積約33000平方米。因龍江水電站建設,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於2005年6月至7月在對工程建設及淹沒區域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時,發現該遺址。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宏州文物管理所、潞西市文物管理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4000平方米。
此次發掘區大致處於遺址的中部,地層堆積分為三層,文化內涵以雲南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為主,共揭露青銅時代的陶窯95座、圓形大坑19座、灰坑34座,並出土陶器、石器、銅器等大量遺物,其中較完整的已編號器物有1077件。
陶窯均為平地下挖,其上再封頂而成。平面形狀多為長橢圓形,部分為馬蹄形,長徑多在60~140厘米間,大致多呈東北-西南向或西北-東南向分布,有部分陶窯結構保存相對完整,Y80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Y80窯壁、窯底保存較好,窯頂部分殘存,其平面呈馬蹄形,東北-西南走向,西南窄東北寬,最長約136、最寬約96、最深約65厘米。西南端為窯門,窯底從窯門開始向下傾斜,至中部始趨平緩;窯壁為直壁;窯頂為拱頂,其東部及北部殘留7個通風孔,均為直壁圓孔,直徑約10厘米,深8~20厘米。
圓形大坑均直壁平底,加工規整,直徑在5~8米間,深20厘米左右,多數坑中部或一端發現有柱洞或口大底小的長方形斗狀坑,最為奇特的是其中的K10西部發現有略小圓坑套長方形斗狀坑的現象。此類坑屬加工陶坯的設施或為其他用途,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灰坑為圓形或橢圓形豎穴坑,多數近底部外袋,均平底。填土較鬆軟,多呈灰褐色。坑內出大量殘破陶片,應為傾倒廢棄物的垃圾坑
陶器多為夾砂灰陶或褐陶,有陶紡輪、陶支腳等器類及大量殘破陶片。陶片中可辨識的器型主要有罐、碗、盤、釜、壺等,較多直口器及圈足器,紋飾較單純,多為素麵,少量陶片上飾有帶狀點線組合紋,個別陶片上似飾有紅彩。
石器多為磨製,器類主要有斧、錛、鏃、鏢、鐲、球、網墜、刮削器、花形器、范等。其中完整的花形器、刻劃有線紋的鐲及鑄造銅鉞的范極為罕見,屬本遺址的精品之作,又極具科學研究價值。
銅器出土不多,器類主要有鏃、彈丸、容器口沿殘片、殘渣等。
本次工作是我們對龍江流域科學化、規範化文物考古發掘的首次嘗試,我們也因此對以勐約壩遺址為代表的龍江流域考古學文化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1.勐約壩遺址出土器物中,陶器、石器、銅器共存,再通過對器物基本特徵的初步分析,可以大致推斷該遺址屬青銅時代遺存,絕對年代約在距今3000~2000年間。
2.勐約壩遺址清理出數量龐大且高密度分布的陶窯以及與制陶相關的圓形大坑、灰坑等附屬設施,並出土有石球、陶支腳等制陶、燒陶用具以及大量殘破陶片,表明該遺址為青銅時代一大規模的陶器燒造場地,且具備了一定的工藝技術水平,其產品或許還承擔有貿易源地的功能。
3.已發現的散落於龍江流域的其他遺存,可初步證實有相當一部分與勐約壩遺址時代相當,且具有相類的文化特性,此類文化特性顯現出極強的地域特質,表明在青銅時代以龍江流域為中心,存在著一支我們以前所未知的以勐約棒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其影回響該可輻射下游的東南亞區域。
因相關的文字記載極為單薄,龍江流域在史前時期一直被認為是偏遠的蠻荒之地,其史前文明的狀況始終不夠明晰。通過本次考古發掘,足以證明史前以龍江流域為中心曾經存在過相當繁榮的文化,且文明程度已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陶窯、相關附屬設施以及陶器制燒用具的發現,為我國的考古研究提供了獨具特色的資料。勐約棒遺址陶窯數量、密度之大,相關附屬設施之複雜,為我省乃至全國考古發掘之罕見,整個考古學有關陶器的研究將因此而注入新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勐約壩遺址的發掘將為我們立足雲南、面向東南亞的考古學文化研究建立一個堅實的基點。(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