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
該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築。於公元1679年(藏曆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興建,公元1681年(陰鐵雞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詳細
從中甸縣需向北望去,在寬闊的草原盡頭,群山之間,有一座集鎮規模的建築群,極高處的屋頂上有鎏金銅瓦熠熠放光,奪人眼目。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築,就是松贊林寺。松贊林寺於藏國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公元1679年)興建,於陰鐵雞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該寺選址時,達剌喇嘛占卜得神示:“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戲其間”。現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殿宇屋角獸吻飛檐, 又具漢式寺廟建築風格, 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 ,代表佛家吉祥數。大殿可容1600人趺座念經。左右牆壁為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高三丈有餘,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頂層正樓特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松贊林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全寺收藏有《丹珠爾》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以及各種精美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
寺中僧侶分為活佛和扎巴兩類,除活佛外的僧侶按學歷及資歷分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職責分則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則、格乾等十數種職務。
崩主活佛在中甸僧谷中有較高聲望,任中甸縣政協副主席。 目前松贊林寺有僧侶700餘人,從縣城到松贊林寺的進香道路已修葺一新。 松贊林寺正以古老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四方賓客。
建築特色
與藏傳佛教建築樣式相同,松贊林寺的扎倉、吉康兩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參、僧舍等建築簇擁拱衛,高矮錯落,層層遞進,立體輪廓分明,充分襯托出了主雲南噶丹·松贊林寺風景照(20張)體建築的高大雄偉。主建築扎倉,藏語依意為僧院,是僧眾學習經典、修研教義的地方。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佛,高三丈有餘,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前樓客廳供貴賓宴會及觀賞“羌姆”(面具)舞時使用。頂層正樓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佛堂正南為高聳的鐘鼓樓,清晨、正午、黃昏擊鼓報時,聲聞十里。
寺院建築可以說薈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華,建築金碧輝煌,造型豐富多彩的鍍金銅瓦,殿宇寶角獸吻飛檐,扎倉大殿寬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聖,兩側西廂的壁畫雕飾精美琳琅,這裡顯現著佛法的深固,這裡詮釋著佛經的豐富內涵,這裡是響徹著佛普渡眾生的布道,這裡是佛光充溢的殿堂。
組織系統
噶丹·松贊林寺有著嚴格的系統組織,寺中每一個僧侶都處在組織系統的某一個層面的某個點上。這裡我們先介紹解放前的組織系統。為了更直觀地說清這一體系的存在形式,我們引用民國香格里拉縣誌的資料來說明,以期更接近歷史真實。
1、主寺扎倉:拉西會議,是扎倉的最高組織,由全寺的活佛、堪布、格西等高僧組成,專管寺院的教規教義、寺院的重大建設等。
①洛張,即掌教官。管轄由堪布選任的鄉佐、念哇。堪扎會議,由鄉佐及用戶大老僧組成,行使本寺對內對外一切行政事務。念哇專管大寺服務人員及神民(拉迪)莊戶70戶。
②覺夏:設迪哇2員(為僧侶的最高職務,卸任後免去僧人的一切義務,所有布施茶薪都要送到私舍中),念哇2員,聰本8員,任期新3年、舊3年,共6年,管理教民(吹遣)300戶,及大寺日常每月三朝眾僧的酥油茶齋飯等。
③西蘇:設迪哇1員、念哇l員、聰本8員,任期仍為新3年、舊3年,專管寺廟節日供品及費用。
④其他如薄思(公積金)、吹則古哇(管理寺內裝飾)、耐念(糧管)、規格(鐵棒喇嘛)、扎瑪(茶管)等均為一年一任的管事。
2、康參即分寺,有東旺、扎雅、朵克、吉迪、洋塘、鄉城、卓(納西)、絨巴等八個康參,俗稱八大康參,康參的最高管理機構是康參老僧慧,由每一個明參(即僧人的基層組織,每一個舒卡的僧人為一個明參),選一老僧組成。下設格乾為管理本康參的僧眾及小沙彌的學經。負責新年及十月二十五日的昂曲節的費用。另念哇、古哇兩個組織,分別負責本康參的其他育經及佛事費用。歸納起來,就可以製成以下簡略示意圖。
以上三者的各種組織的綜合,體現了噶丹·松贊林寺管理機構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