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9年12月雲南解放後,雲南境內剩下國民黨兩支部隊,分別為193師與93師。這兩萬多人隨後進入了緬甸,1951年經整頓後,成立了“雲南反共救國軍”,李彌任總指揮。後來,“救國軍”反攻大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在緬軍的打擊下,“救國軍”相繼於1953年和1961年撤到台灣。很多不願意去台灣的官兵重新整編,由柳元麟任總指揮,下轄5個軍。後來在中國和緬甸軍隊的打擊下,部隊崩潰。國民黨將軍段希文、李文煥率領這支剩有約4000人的第五軍殘部撤到泰北山區湄沙隆。他們在泰國多年得不到給養,就靠毒品買賣生存。後來,由於這支國民黨殘部幫助泰國政府“剿滅北部苗共有功”,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被逐步給予泰國居民合法身份。
戰鬥序列
1951-1953
總指揮:李彌;副總指揮:柳元麟、呂國詮、蘇令德、李文彬;參謀長:李則芬;政戰部主任:錢伯英;26軍長:趙玉甫;93師長:呂國詮(兼);193師長:彭程;保1師長:李國輝;保2師長:普景雲;滇西指揮部指揮官:李文彬(兼);第3縱隊:罕裕卿;第8縱隊:李文煥;第9縱隊:馬俊國;第11縱隊:廖蔚文;第13縱隊:李從文;第17縱隊:羅雷;第117縱隊:胡景瑗;獨3支隊:朱鴻元;獨16支隊:文興洲;獨17支隊:黃大龍;第1軍區司令:李希哲;第7縱隊:彭懷郎;第2軍區司令:葉植南;第6縱隊:宋朝陽;第15縱隊:何湘麟;第16縱隊:王敬箴;第18縱隊:錢衛國;第3軍區司令:許季行;第1縱隊:李祖科;獨18支隊:李泰興;獨19支隊:田世勛;獨21支隊:史慶勛;獨24支隊:楊世林;直屬總部:獨立團:王震東;第2縱隊:刀寶圖;第10縱隊:李達人;第12縱隊:馬守一;第21縱隊:方克勝;第3軍:田中田。
1954-1961
總指揮:柳元麟;副總指揮:彭程、段希文、呂文英、王少才;參謀長:曾正元;政戰部主任:和榮先;副總指揮:曾正元;第1軍長:吳運緩;第2師長:蒙寶業;第3師長:曾憲武;第2軍長:吳祖伯;第7師長:曾誠(前任)、環向春;第8師長:趙丞承;第3軍長:李文煥;第12師長:景壽頡;第13師長:魯朝廷;第14師長:劉紹湯;第4軍長:張為;第5師長:李泰;第6師長:黃奇連;第5軍長:段希文(兼);第15師長:馬雲庵;第16師長:王衛天;第17師長:朱鴻元;第18師長:張鵬高;第19師長:楊一波;第20師長:楊文光;滄緬縱隊:彭委、濂猛、百寮;第9師長:梁震行;第10師長:胡開業;第11師長:李黎明;西盟軍區司令:馬俊國;第10縱隊:蘇文龍;南洋支隊:岩坎;紹興支隊:趙呆;軍區直屬支隊計3個;軍區直屬大隊計9個;教導總隊總隊長:夏超;下轄9個教導大隊。
來歷
民國38年前後,為數約一百餘萬的外省籍軍民播遷來台灣,政府為了安頓隨軍而來的眷屬,前後興建三百多個眷村,其中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可說是極為特殊的個案,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眷村都是根據軍種別來劃分的,而忠貞新村卻是完全以民國42至50年間,從緬甸撤來台灣的國軍游擊部隊及其眷屬所組成,擁有共同的歷史經驗與生活背景,尤其是從民國38至50年間的緬甸游擊生活,更是一段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以往有關滇緬國軍的記錄只強調他們的忠勇歷史,視之為反共大業的楷模,但從這些受訪人的口述紀錄中,卻發現除了險峻的政治環境外,孤軍在諸多強權折衝下的政治抉擇,其實是有著高度的靈活性,並不能只以反共一途來涵蓋,更有為自身尋求最大生存空間的目的。雖然國共兩黨都將這場戰爭無限上綱到主義的對決,但在許多位受訪人的口中,他們離鄉背井地追隨國民政府,與其說是對於政治理念的堅持,還不如說為了個人生存的利害抉擇。此外,當時滇緬孤軍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想撤來台灣,在這些受訪人的眼裡,覺得台灣是一個海中孤島,退無可退,反而更不安全,留在緬甸至少進可攻、退可守,隨時都有機會回去家鄉,一旦撤去台灣,就代表返回雲南老家的心愿從此無望,這也得見在緬甸的游擊部隊並不真是毫無自主性的一群“孤軍”,他們不斷的試圖在各方的高度角力下,為自己尋求可能的最大活動空間,並能夠突破本身勢單力薄的困境,利用當時複雜的外在情勢獲取最大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