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帕慕克小說]

雪[帕慕克小說]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說,同時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說。這部小說顯露出“西方化”力量與伊斯蘭勢力間的衝突。主要講述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卡回國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託,到邊境城市卡爾斯採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期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故事。

內容梗概

雪[帕慕克小說] 雪[帕慕克小說]

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裡中的主人公卡,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因為母親去世,他回到故城伊斯坦堡參加葬禮,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託,到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接壤的邊境城市卡爾斯,採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的事件,其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經歷,還偶遇大學女同學,美麗的伊佩克並與之相戀的故事。

當卡為追求幸福而匆忙趕車時,他沒有注意到長途汽車正駛入一場暴風雪。雪的初降,只是給他帶來“如雪靜默”的詩意。小說的起始,很優美也很文學。

卡到達卡爾斯後,暴風雪封閉了道路。抓住這個與外界隔絕的機會,當地的軍隊,在一位信奉布萊希特表演體系的演員蘇奈的統領下,發動了一場地方性政變,搜捕宗教分子,因為在市府選舉中,宗教分子很可能勝出。布萊希特是1950年代東德劇作家,強調宣傳、鼓動和藝術相結合。宣傳、鼓動直接變為現實,這自然是帕慕克玩的黑色幽默,諷刺搞政治的只是在演戲。但宗教分子、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共產黨人和凱末爾主義者都積極投入了隨政變而來的明爭暗鬥,卡也陷足其中。

人物介紹

卡,四十二歲,未婚,伊斯坦堡土生土長,作為政治犯在德國居住了十二年。他來到二十年前曾短暫訪問過的卡夫斯,目的是為了給一位朋友的報紙寫調查報告,報導當地年輕婦女自殺成風的情況,也是為了去探望一位大學同窗,美麗的伊佩珂(Ipek)。他聽說伊佩珂已與丈夫穆赫塔爾(Muhtar)分居了。穆赫塔爾碰巧是他的另一位老朋友,而且正在競選市長。這次選舉是貫穿故事的主線之一,而故事的主線全都隱沒在以後的幾天時間裡,情節和人物錯綜複雜,高潮迭起。

卡作為一名臨時的新聞記者,有機會接觸到一系列當地的觀點,從副總督的觀點(他告訴卡,"如果不幸福是自殺的真正原因,那么土耳其一半的婦女都會自殺了")到和藹的宗教教師、教長薩德廷·埃芬迪(Saadettin Efendi)的觀點,還有逍遙法外的恐怖分子神藍(Blue)和伊佩珂的妹妹、圍著頭巾的卡迪菲(Kadife)的觀點。卡迪菲最後提出女人自殺是為了表達自豪:"自殺那一刻就是她們最理解做一個女人有多孤獨的時候,做一個女人真正意味著什麼。"在卡採訪的初期,伊佩珂為他簡要歸納了一下情況:"男人們獻身宗教,於是女人們都自殺。"他問為什麼?她朝他看了一眼,"那神色告訴他,逼著她馬上回答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四百多頁採訪報導中,這個問題與其他更加生動形象的議題相比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卡重新恢復的作詩能力;他費盡心思勸說伊佩珂嫁給他,與他一起到法蘭克福去過土耳其流放詩人勉強度日的生活;在卡夫斯宗教高中里,他與幾個年輕學生辯論,爭論他和其他歐化的土耳其人是否會不可避免地變成無神論者;在最為搞笑和悲劇性的曲折情節中,在這個被大雪圍困的城市裡,巡迴演出的老演員蘇內伊·扎伊姆(Sunay Zaim)在舞台上精心策劃了一場基馬爾主義(贊成不受教會束縛、反對傳統政治的伊斯蘭教派)暴力政變。

卡到達卡夫斯城的第一天就親眼目睹了一名教育官員遭人謀殺,這位官員曾禁止女人圍頭巾,漸漸捲入了多方參與的密謀策劃之中,像驚險片中的英雄那樣往返穿梭;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並不那么令人信服,他對上級口授的詩歌聽得那么出神,而且時刻為自己不穩定的處境擔憂。他信奉上帝嗎?幸福值得擁有嗎?在與伊佩珂令人心醉神迷的短暫相逢之後,他認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摟著漂亮聰明的姑娘,坐在角落裡寫詩歌。"可是,即便是這種非同尋常的結論也在他的懷疑中煙消雲散:他預見法蘭克福一場"毀滅性的、摧毀靈魂的痛苦將吞噬他們的幸福。"英俊的神藍,他的主要恐怖活動似乎就是引誘女人,他使教育官確信,"只想尋找幸福的人永遠找不到幸福。"

點評鑑賞

《雪》是帕慕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說。這部小說顯露出“西方化”力量與伊斯蘭勢力間的衝突。儘管故事發生在1990年代、“9·11”之前,《雪》在對原教旨主義觀點的分析,對壓迫、憤怒、陰謀和暴力的屬性分析上依舊具有奇異的預見性。命運的曲折、往復的情節、小把戲、每每接近便退得更遠的謎團、陰冷的城市、潛行的夜、身份的缺失、被流放的主角——這些便是成熟期的帕慕克,但它們同時也是現代文學圖景的一部分。

《雪》在其政治含意方面,以卡爾斯國家劇院兩個夜晚的演出為支點,真真假假,幻覺和現實攪成一團,令人難以分辨。( 約翰·厄普代克評)

創作背景

《雪》折射了土耳其特殊的歷史與政治現狀

有評論者稱,這部小說中,有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所說的“憂鬱的靈魂”。該小說,是誕生於土耳其特殊的歷史與政治現狀之中的。土耳其曾是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帝國”首都就在《雪》主人公的故都伊斯坦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被尊“國父”的凱末爾,隨即厲行“全盤西化”改革,一切向歐洲看齊。宗教被清除出國家政治生活。

但在內陸地區,“西化影響”有限,宗教仍然是農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大量原來內地居民進入伊斯坦堡。1995年,宗教政黨贏得全國選舉,開始推行宗教化措施。2002年11月,也是《雪》出版那一年,新的宗教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在大選中獲勝,該黨創建人埃爾多安現任土耳其總理。而埃爾多安是虔誠的穆斯林,他的夫人在公眾場合披著穆斯林的頭巾。這一榜樣讓很多世俗化的土耳其人感到很不舒服。《雪》中,卡去卡爾斯調查的問題之一,就是所謂的“披頭巾女生自殺事件”,據說是因為學校不準她們進入校園。土耳其至今堅持這一規定。

藝術特色

作品《雪》融陰謀、偵探、愛情於一爐,既有偵探小說的詭秘和離奇,又有愛情小說的動人和纏綿,還有嚴肅文學高超的藝術品位。

《雪》在內容結構上有以下特點:共四個藝術特點。

一、敘事的迷宮

帕慕克讓他的卡輕而易舉地闖入了這座城市,而且是迅速地置身於這座城市的矛盾衝突中,由一個外來者迅速地變為矛盾的焦點。讀者跟隨著卡,一步步深入迷宮,先是像卡一樣迷茫,繼而像卡一樣驚悚,然後伴隨著他,體驗著幸福、痛苦、企盼、焦慮、猶豫、嫉妒等等感受,直至逃離這座城市。卡直到死時,大概也沒弄明白他這次愛情之旅何以演變成了死亡之旅,但讀者卻明白了他的失敗,在於他的看似純潔無瑕的愛,其實包藏著貪慾、自私和怯懦。讀者之所以能超出小說人物的視野並對他的行為進行居高臨下的審視,這得力於小說中的敘事者奧爾罕的不斷介入。這種原小說技巧,既為作家提供了敘事的便利,也為讀者的閱讀製造了心理空間。《雪》的結構之妙不僅僅在於作者設定了奧爾罕這個介於小說作者與小說主人公之間的人物,而且,作者運用“戲中戲”、“書中書”的方法,使這部小說呈現出層層疊疊的狀態。

二、喧譁的眾聲

《雪》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伊斯蘭教徒,有無神論者,有陰險的政客,有天真的青年……書中有大量的對話、爭論,內容涉及到宗教、政治、愛情、幸福、生活的意義,信仰的真偽,眾聲喧譁,簡直就是一場不同思想間的論戰。作者居高臨下,強有力地操控著人物,讓人物充分表演,但又不突破藝術的規範,從而使小說的某些精彩篇章產生了嘉年華般的效果。

三、豐富的象徵

雪,無處不在的雪,變幻不定的雪,是這部小說中最大的象徵符號。如前所言,雪既是本書的書中之書,又是本書的結構模式;但留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洋洋灑灑的、遮天鋪地的雪。雪無處不在,人物在雪中活動,愛情和陰謀在雪中孕育,思想在雪中運行。雪使這個小城與世隔絕,雪製造了小城裡的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氛圍。正因為有了雪,這裡的一切都恍如夢境,這裡的人,這裡的物,包括一條狗,都仿佛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帶著不確定性。

四、生動的細節與新奇的比喻

《雪》的魅力,除了上述種種,還在於它的生動、獨特的細節和豐富的充滿了想像力的比喻:

看見點著蠟燭的餐桌,他走了過去,餐桌上所有的人和牆上的黑影都轉向了卡。”他不但寫了人,還寫了人的影子。這樣的細節描寫,建立在作家精確的觀察力上。類似的例子,不僅在帕慕克先生的《雪》里,在他其他的作品裡,都是隨處可見。這是帕慕克文學魅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帕慕克文學才能的重要表現。他的準確,他的細膩,他的耐心,都通過這樣的細節描寫和精彩比喻顯示出來,這樣的能力,既是訓練的結果,也是天才的稟賦。

影響評價

宗教影響

出版之後,土耳其舉行了焚燒書籍的活動,不同的舉辦者焚燒《雪》的不同部分。《雪》這部小說所引發的政教爭議,令帕慕克遭到一些同胞的憎恨,甚至受到生命威脅,他成了一個被獵捕的人,幾乎不能在自己的國家安全地散步。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追求他故鄉憂鬱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詞)

出版版本

《雪》中文譯本:

出版時間
譯者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沈志興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雪[帕慕克小說] 雪[帕慕克小說]

菲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年6月7日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暢銷的作家,其著作已被譯成50多種文字,至今為止創造了七百多萬本的銷售記錄。帕慕克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亦為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歐洲當代文壇三巨頭”之一。曾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主修建築,現為哥倫比亞大學人文教授,主講文學和寫作。 帕慕克很有天賦,善於運用輕快、荒誕主義的手法,拖長鬧劇的情節,甚至暗示在這個冷漠、混亂的世界裡,任何情節都是可笑的。他熱衷於劇場表演中非真實的現實,虛假的真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