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廳

雨荷廳

在大明湖風景名勝區東北岸的南豐祠院內南側瀕臨湖岸處,有一廳,喚作“雨荷廳”,紅柱雕窗,青瓦飛檐,四周環廊,東西北三面環水,內植荷蓮,廳前有一畫舫,曰:“天憩舟”。上掛對聯:高人喜桐樹,君子愛蓮花。橫批:琴韻荷香。

基本信息

“雨荷廳”的傳說:

雨荷廳照片 雨荷廳照片

相傳在辛酉年(1741年)的一個夏末秋初的日子裡,正值賞荷時節,乾隆皇帝又游大明湖,他喬裝打扮,微服私游。見大明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十分高興,遊興大發。當他行至大明湖東北角時,忽聞悠揚悅耳的古琴之聲傳處於荷柳叢中。他循聲尋至,見一四面環水、荷蓮圍繞的大廳。此廳為一古式建築,紅柱青瓦,出廈迴廊。廳內擺設古雅,一淡妝青年女子正在撫琴,琴台旁,香菸裊裊。乾隆見這女子生得姿容秀麗,柳眉風眼,櫻口朱唇,勝過宮中佳麗三千,心中大悅。與之攀談,該女子談吐高雅,落落大方,知書識禮。兩人談眼前景致,琴棋書畫,詩詞文章,十分投契,相見恨晚。這女子名叫夏雨荷,是世居湖畔的一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當夏雨荷知道這是皇帝造訪時,更是受寵若驚,她對乾隆皇帝是十分崇拜的。 二人遂成知己,乾隆皇帝也在

湖畔暫住,他們吟詩做畫,撫琴弈棋,蕩舟游湖,賞荷觀雨,其樂陶陶,一來二往,便雙雙墜入愛河。 一日,風雨忽至,二人在雨荷廳內,聽雨打荷葉如珍珠落玉盤,湖上煙雨朦朧。如詩如畫。夏雨荷親手泡製了荷花茶獻給乾隆品嘗。這荷花茶是夏雨荷以鮮荷花瓣、嫩荷葉和蓮子、冰糖等製成,非同一般。乾隆呷了一口,滿口生香,讚嘆不已,這是他從來沒喝過的好茶。他十分高興,稱讚夏雨荷慧心手巧,邊將隨身所帶摺扇鋪在案頭,攢筆蘸墨,勾皴點染,在扇上畫成一幅“煙雨圖”,並題詩一首:

雨後荷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

大明湖上風光好,泰岳峰高聖澤長。

寫畢,鄭重的贈於夏雨荷。夏雨荷是極端聰慧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深知這段情緣恐難久長,為表明心意,也即在錦帕上寫了古樂府詩一首,回贈乾隆,詩曰:

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草。

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乾隆在濟南住了二十幾天,要去南巡,臨行時在琴的背面寫下“知音難覓”四個字,並表示辦完公務後會來接夏雨荷進京。

乾隆走後,夏女日思夜盼,天天對湖撫琴。光陰似箭,一晃十幾年過去了,不見心上人來,思念成疾,心情恍忽。一天晚上,夏女正在撫琴,見乾隆從湖上走來,便連忙起身去迎。門一開,一陣狂風涌了進來,把書吹翻,打倒燭台,燒著了古琴。夏女急忙回身撲救,火被撲滅,但琴卻被燒去一塊。夏女抱琴痛哭,悲聲驚動四鄰。眾人相勸,方止住哭聲。離開乾隆的歲月里,琴是夏女唯一的精神寄託。琴被燒,夏女精神崩毀,從此水米不進。不久便離開人世。死時身邊仍抱著那張燒毀的古琴。夏家在安葬夏女時要把古琴一起隨葬。夏女的兄長提出還是保存起來的好。他說:“如果皇帝想起我妹,派人來找,此琴是唯一物證,好有個交待。”於是夏家便將琴珍藏起來。事隔百年,夏家一後代夏鳳啟在京為官,回家祭祖時發現此琴,問祖人留它做什麼用,聽完講述,觀琴背面“知音難覓”四字仍能辯清,甚是感慨。於是出資在夏女原住處修建“雨荷廳”。

並在上面寫詩一首:

夏女在唐無玉環,游龍千里求合歡。

只因命薄無貴日,獨留麗質在人間。

意思是說夏家女要是生在唐朝就不會有楊玉環入宮的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