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形狀、大小及分布
一般情況下,小雨滴為圓形,大雨滴(>5.5mm)開始為紡錘形,在其下降過程中因受空氣阻力作用而呈扁平形,兩側微向上彎曲。因此把雨滴直徑≤5.5mm時,降落過程中比較穩定的雨滴稱穩定雨滴;當雨滴直徑>5.5mm時,雨滴形狀很不穩定,極易發生碎裂或變形,稱暫時雨滴。對於直徑<0.25mm的雨滴稱為小雨滴。
降雨是由大小不同的雨滴組成的,不同直徑雨滴所占的比例稱為雨滴分布。小雨滴直徑約為0.2mm,大雨滴直徑約6.0mm以上,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該次降雨雨滴累積體積百分曲線表示,其中累計體積為50%所對應的雨滴直徑稱為中數直徑,用D50表示。D50表明該次降雨中大於這一直徑的雨滴總體積等於小於該直徑的雨滴的總體積,它比平均雨滴直徑的涵義是不同的。不同強度降雨雨滴分布不同,通常雨強愈大D50愈大,降雨強度變小,D50也相應減小。
雨滴速度與能量
雨滴降落時,因重力作用而逐漸加速,但由於周圍空氣的摩擦阻力產生向上的浮力也隨之增加。當此二力趨於平衡時,雨滴即以固定速度下降,此時的速度即為終點速度(terminalvelocity)。達到終點速度的雨滴下落距離,隨雨滴直徑增大而增加,大雨滴約需12m以上,終點速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雨滴直徑的大小和形狀。雨滴的終點速度越大,其對地表的衝擊力也越大,換言之對地表土壤的濺蝕能力也隨之加大。
一般情況下,小雨滴為圓形,稍大的雨滴因其下降時受空氣阻力作用而呈扁平形。小雨滴直徑約為0.2mm,大雨滴直徑約為7mm,其降落時的終點速度隨雨滴直徑增加而變大(表3.1)。
表3.1靜止空氣中各種雨滴終點速度
直徑(mm)終點速度A(m/s)終點速度B(m/s)達95%終點速度的距離B(m)
0.251.00--
0.502.002.0–
1.004.004.12.2
2.005.586.35.0
3.008.067.57.2
4.008.858.57.8
5.009.158.87.6
6.009.209.07.2
雨滴侵蝕力
降雨雨滴的濺蝕是降雨和土壤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一次降雨發生的濺蝕都受到這兩方面的制約。研究降雨濺蝕作用,需要首先研究雨滴的侵蝕力和土壤的可蝕性。
降雨雨滴的侵蝕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徵的函式,降雨雨滴侵蝕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降雨性質,即該次降雨的雨量、雨強、雨滴大小等,而與土壤性質無關。
降雨雨滴的侵蝕力計算,經過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40年代初埃利森(W.D.Ellison)、比薩爾(E.Bisal)、羅斯(J.O.Lawx)等人的大量實驗,發現了降雨雨滴侵蝕力與能量有關,後來又被土壤流失資料所證實,威斯邁爾經過大量的尋優計算,找到了用一個複合參數(暴雨的功能與其最大30min強度的乘積作為判斷土壤流失的指標),這就是降雨侵蝕力指標R,表達式為:R=EI30(3.15)式中:E――該次降雨的總動能(j/m2•mm);I30――該次暴雨過程中出現的最大30min。降雨強度(mm/h)。I30是從自記雨量計的記錄紙中選取曲線最陡的一段計算出來的。
濺蝕過程及濺蝕量
濺蝕過程
(1)概念
降雨雨滴動能作用於地表土壤而作功,導致土粒分散,濺起和增強地表薄層徑流紊動等現象稱為雨滴濺蝕作用。或擊濺侵蝕。
(2)表現方面
雨滴濺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破壞土壤結構,分散土體或土粒,造成土壤表層孔隙減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結”引起土壤滲透性下降,利於地表徑流形成和流動;
直接打擊地表,導致土粒飛濺並沿坡面向下遷移。
雨滴打擊增強了地表薄層徑流的紊動強度,導致降雨侵蝕和地表徑流輸沙能力增大。
上述三方面在濺蝕過程中緊密相聯互有影響,就其過程而言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乾土濺散階段:降雨初期由於地表土壤水分含量較低,雨滴首先濺起的是乾燥土粒;濕土濺散階段:隨降雨歷時延長,表層土壤顆粒逐漸被水分所飽和,此時濺起的是水分含量較高的濕土顆粒;泥漿濺散階段:土壤團粒受雨滴擊濺而破碎,隨著降雨的繼續,地表呈現泥漿狀態阻塞了土壤孔隙,影響了水分下滲,促使地表徑流產生;地錶板結:由於雨滴擊濺作用破壞了土壤表層結構,降雨後地表土層將由此而產生板結現象。
濺蝕量
(1)概念
擊濺侵蝕引起土粒下移的數量稱為濺蝕量。
(2)影響因子
在侵蝕力不變情況下,濺蝕量決定於影響土壤可蝕性的諸因子(包括內摩擦力、粘著力等)。對同一性質的土壤以及相同管理水平而言,則決定於坡面傾斜情況和雨滴打擊方向。在平地上,垂直下降的雨滴濺蝕土粒向四周均勻散布,形成土粒交換,不會有濺蝕後果。但在坡地上或雨滴斜向打擊下,則土粒會向坡下或風向相反方向移動。
濺蝕在風的作用下會改變打擊角度,並推動雨滴增加打擊能量,當作用於不同坡向、坡度上時,會形成複雜的濺蝕。若某地降雨期間風向不斷變化,可能暴雨後的影響趨於平衡;但對整個降雨期間保持固定風向的一場降雨而言,會對土壤濺蝕產生很大影響。
影響濺蝕因素
氣候因素
(1)降雨:雨型不同雨滴大小分布亦不同。如黃土地區降雨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局部地形和氣候影響產生的來勢猛、歷時短(1小時左右)的小面積降雨,稱短陣雨型,其雨滴直徑較大;另一種主要是鋒面影響的大面積普通降雨雨型,其雨滴直徑相對較小。就一定雨強來說,局部地區短陣性雨型比大面積的普通雨型更易引起土壤侵蝕。降雨強度與雨滴的各種特徵參數關係密切,因而,降雨強度也是影響濺蝕作用的因素之一。
風力:濺蝕作用受風力強烈影響,風的推動作用會增加雨滴的打擊能量,並改變雨滴打擊角度。風還把擊濺起的土粒吹到更遠的地方。在整個降雨期間保持固定方向的大風,對土壤侵蝕的影響更大。
地形因素:土粒受雨滴打擊後,其移動方向取決於坡向和坡度。在斜坡上土粒在擊濺作用下向下坡移動的量大於向上坡移動的量。一般情況下坡度越大,濺蝕導致的移動土粒向下坡移動的愈多,移動距離也愈遠。埃里林(Ellison)對濺蝕作用測量後發現,在10%的地面坡度上,75%的土壤濺蝕量移向下坡,在同樣條件下的沙土上,60%的濺蝕量移向下坡。
土壤因素:土壤種類不同,其粘粒、有機質含量以及其他對土壤起粘結和膠結作用的物質也不同,土壤團粒粘結構的增加能降低或減少雨滴擊濺下的土粒分散坡壞。隨著團粒中粘土含量的增加,團粒強度增大,雨滴濺蝕量減少。富含粘粒的土壤一般易於膠結,並且其團粒較粉質或沙質土的團粒大。
植被因素:植被是地面的保護者,植被和其枯枝落葉層在防治濺蝕過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枯枝落葉完全覆蓋的土壤表面能承受雨點降落時的衝擊力,可從根本上消除擊濺侵蝕作用。植被冠幅在大範圍內減小雨滴的擊濺侵蝕,像穀類和大豆這樣密集生長的農作物能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擊在土壤上。地被物不但能攔截降雨,防止雨滴擊濺分離土粒,同時也防止了不利於水分下滲的土壤板結,使滲透水份增加減少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