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起源
文學作品《全唐詩·附詞》有此調一首,雙調,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四平韻,下片九句四平韻。宋人中以晏殊作此調為早,然字句格律皆不同,或系沿舊名而創新調。《詞律》卷七以晏殊所作(剪翠妝紅欲就)為正體,雙調,五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又列別體五種。《詞譜》未單列此調,卷九有《雨中花令》,亦以晏殊此作為正體,其實即《雨中花》。《詞譜》又云:"按《雨中花》詞,與《夜行船》調最易相混,宋人集中,每多誤刻,今照《花草粹編》所編,以兩結句五字者,為《雨中花》,兩結句六字七字者,為《夜行船》。"所分較《詞律》合理。
詞牌格律
雙調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
例詞:晏殊《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中仄中平中仄(韻)
剪翠妝紅欲就。
中中中平中仄(韻)
折得清香滿袖。
中仄平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韻)
一對鴛鴦眠未足,葉下長相守。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莫傍細條尋嫩藕。
仄中仄(讀)仄平平仄(韻)
怕綠刺、罥衣傷手。
仄仄仄(讀)仄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韻)
可惜許、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後。
【注】此調始於此詞,宋人照此填者,或於前段起句添一字,或於前段第二句添一字,或於後段第二句減一字,或於前後段第三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一句作兩句,其源皆出於此。惟周紫芝詞則又裁截慢詞,與此不同。故譜內但以兩段起結句法同者,參校平仄。 按此體前後段第三句例各七字,此詞後段多一“許”字,乃襯字也,與下歐詞“且”字同。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表示可平可仄。
典範詞作
宋·周紫芝《雨中花·山雨細》
宋·晏殊《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宋·歐陽修《雨中花·千古都門行路》
1.宋·周紫芝《雨中花·山雨細》
2.宋·晏殊《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3.宋·歐陽修《雨中花·千古都門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