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該畫是是中國明代畫家邊景昭的國畫作品。立軸,絹本設色,縱180厘米,橫118厘米,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賞析
《雙鶴圖》中溪水坡岸兩隻白鶴,一隻垂首下喙覓食,另一隻轉項回首,整理翎羽,情態各異,悠然自得。三棵老竹勁挺聳立於仙鶴間,小竹叢生,環境清幽淨潔,更加襯托出仙鶴軒昂高潔的氣質。構圖疏朗,用筆細膩而不板滯,色澤濃艷而不流於柔媚;用白粉細筆勾畫仙鶴羽毛,頗得質感。以細毫寫脖頸及尾羽絨毛,極工整細緻,毫微畢見。老竹用中鋒鉤勒填色;遠處淺灘以淡墨暈染,隱約可見。筆法樸拙,風格渾厚,近似南宋院體畫法,是邊景昭的傳世代表作品。
作者簡介
邊景昭,沙縣(近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文進。成祖永樂(1403-1424)間任武英殿待詔,為宮廷作畫。宣宗宣德(1426-1435)時尚在。博學能詩擅畫禽鳥、花果,師南宋畫院體格。設色沉著而研麗,為明代早期花鳥畫高手。傳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圖》、《雙鶴圖》、《春禽花木圖》。《百禽圖》中畫梅、竹、松三友為主幹,各色禽鳥聚集其上,或飛或鳴,或嬉或息,呼應顧盼,仰俯側反,各盡其態,畫家師承南宋畫院體格,精於勾染刻畫,工整細緻之間,又不失活潑自然之趣。構圖雖繁複,但因巧於穿插遮隱,所以繁而不亂,顯示了畫家藝術功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