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談判

雙邊談判

所謂雙邊談判,是指談判主體只有當事人彼此兩方,而沒有第三方作為正式的利益主體參加的談判。

基本信息

簡介

雙邊談判雙邊談判
一般指兩個國家之間為了滿足各自的利益需求,簽訂一系列特別協定和條款,並且雙方將根據這些協定和條款在友好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經過共同的互相磋商,交換意見,尋求解決的途徑和達成協定的過程,稱之為雙邊談判。此概念也可用於跨國集團與當事國之間就商品買賣或合資項目進行的國際商務談判。

地點

從禮儀上來講,談判時,首先應由談判各方各抒己見,由大家協商確定談判地點。在談判之中,身為東道主時,應自覺地做好談判現場的布置工作,以盡地主之責。

座次安排

談判時,一般安排在會客室中,客人坐在主人的右邊,翻譯、記錄人員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面,其他客人按照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的陪見人員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的話可以在後排加座。

如果是雙邊談判,通常使用長方形或者橢圓形的桌子,賓主相對而坐。以正門為準,座次安排的規則是:主人坐在背對門的一側,客人面向正門。主談人坐在中間。我國習慣於把我方的翻譯人員安排在主人右側,客方如有翻譯人員,可以安排在主賓的左側,其他人則按照禮賓順序左右排列。記錄人員可以安排在後排就坐。(有的國家習慣於把翻譯人員安排在主談人的身後,你可以尊重對方國家的習慣,也可以延續我國的慣例。)

如果談判桌的一端是朝向正門的,則應以進門的方向為準,主方代表坐在左邊,客方代表坐在右邊。

如果是多邊談判,座位可以相應地調整成多邊形、圓形或者方形。如果只是小範圍的談判,也可以安排在辦公室里,或者不用桌子,只設沙發,座次安排的原則同上。

注意事項

1)如果參加談判的人數比較多,可以安排在面積較大的會客室里,事先安排好座點陣圖,在桌子上提前放置中外文的座位卡。為了保證談話的聲音效果,應該根據情況給主談人、主賓或其他人員配備擴音設備。

2)在進行談判時,遲到是無法原諒的,因此,要準確掌握會見/會談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參加人員的名單,主人應該比客人先到,在門口迎候——可以在大樓的正門,也可以在會客室的門口迎候(不過要先安排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引導客人至會客室)。

3)在談判過程中,即使允許記者採訪、拍照,也只限於活動開始前的幾分鐘,之後,除了陪見人員和必要的翻譯、記錄人員外,其他的工作人員都要退出。在談判過程中,旁人不得隨意進出。談判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合影,應該安排在賓主握手之後、會見之前,雙方合影后再就座。合影時每個人的站位等需事先安排好,以免屆時場面混亂。人數較多的時候還要準備合影架。

4)在談判時,應為賓主雙方準備飲料,可以是礦泉水、茶水、咖啡等,我國的禮賓慣例是只準備茶水,夏天則加增冷飲;如果活動時間較長,可以根據情況提供咖啡。

引申

多邊談判:雙邊是指兩個國家一對一的對等關係,多邊一般指參加同一國際組織或某個活動的多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此概念也使用於公司間貿易談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