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虹落彩

雙虹落彩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利用浚湖淤泥在梅湖邵家山至楊家山之間修築了長堤,長五里,故稱五里塘。塘首尾各建石拱橋一座,東為下虹橋、西稱上虹橋。暮春初夏,雷陣雨止,常有七色彩虹掛空,其時彩霓在上,弓橋在下,山水映輝,景色艷麗。故取李白“兩水夾明鏡,雙虹落彩橋”之意,名此景為“雙虹落彩”。

簡介

雙虹落彩雙虹落彩
東錢湖環湖十景之一
東錢湖原分里外三湖。西北為穀子湖,東北為梅湖,余稱外湖

歷史

道光二十八年(1848),利用浚湖淤泥在梅湖邵家山至楊家山之間修築了長堤,長五里,故稱五里塘。塘首尾各建石拱橋一座,東為下虹橋、西稱上虹橋。暮春初夏,雷陣雨止,常有七色彩虹掛空,其時彩霓在上,弓橋在下,山水映輝,景色艷麗。故取李白“兩水夾明鏡,雙虹落彩橋”之意,名此景為“雙虹落彩”。

清人作詩詠

走馬梅塘五里通,洞橋高架各西東
不嫌明鏡從今破,道是雙虹降半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