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雙溪鄉位於犍為縣城西南15公里,西與沐川縣高筍鄉,南與沐川縣新凡鄉接壤,北靠馬邊河,屬典型的丘陵地帶。幅員面積44.5平方公里,海拔在333—1047米之間,境內梁家山海拔1047米,為全縣最高峰。
全鄉轄柳溪、長坪、合水、鐵銅、松林、蘭花、牛嶺、雙溪、楠林、硝水、天平等11個村65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柳溪村麻柳壩。鄉境西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東部為壩(麻柳壩、杜家壩等)。
轄區內有梁家山、方家山、蘭花岩、牛頭山等山峰。溪河以雙溪河為主幹,支流有黑凼溝、望雪溝、韋家溝等。煤礦2個,林場5個。受國家政策影響,轄區內3個小煤礦已全部關閉。
沿革
據民國二十六年版《犍為縣誌》記載,“乾隆六十年(1795年)繼續清丈田畝,增設二里,轄區內有雙溪場”,地點在雙溪口(雙溪口即韋家溝和望雪溝兩條溪溝匯合處),雙溪場因雙溪口得名。
民國四年(1915年),全縣分為48個鄉場,設有雙溪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雙溪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撤雙溪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恢復雙溪鄉。
1951年6月,雙溪鄉劃分為麻柳、四龍、松柏3個鄉。
1956年2月,麻柳、四龍、松柏合併為麻柳鄉。
1958年9月,麻柳鄉併入清溪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從清溪人民公社分出建立麻柳公社。
1981年11月,麻柳公社更名為雙溪公社。
1984年2月,雙溪公社更名為雙溪鄉。
概況
2015年全鄉轄11個村,65個組,總人口3554戶1.1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5萬人。耕地面積9441畝,林竹3.42萬畝。全鄉有國中1所,教師26人,在校生187人。國小2所,教師29人,在校生560人。幼稚園3所,教職工18人,入園幼兒145人。有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6個,全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更加完善。
2006年糧食總產量5150噸。有黨支部15個,其中農村1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4個,共49個黨小組,黨員334人。有鄉幹部30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事業編制13人。有中學1所,國小7所,農業科技示範園2個,煤礦3個,林場5個。 2006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實現743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農業總產值58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630萬元,財政收入實現16萬元,人均純收入3320元,比上年增加200元。
全鄉以農業為主,有耕地面積9440畝,其中:田7830畝,土1610畝。主產水稻、玉米、紅苕、大豆、油菜和花生等作物。2006年糧食總產量5150噸。全鄉有林竹面積34200畝,其中3300畝退耕還林,2006年建立200畝以上的示範片1個,50畝以上的示範片10個,建立巨桉基地村6個,林竹管護率達到100%。畜牧業以生豬、兔羊、四川白鵝為主,2006年依託兩個農業科技示範園新培植46戶兔羊養殖大戶,生豬品改完成50%,全鄉豬肉產量1257噸,禽蛋產量201噸,水產品產量80噸。全年新增勞務輸出400人,其中海外勞務輸出18人,國內成建制有序輸出60人,全鄉勞務輸出隊伍達到4400人,創產值2200萬元。
積極爭取資金,夯實農田水利基礎。整治貓兒沖水庫溝渠3公里,整治電灌站2處,新修蓄水池21畝,囤水田40畝。硬化鄉道600米,新修村道15公里,整治村道35公里,規劃合水村硬化村道1.3公里,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已實現組組通公路,有鄉村公路9條47.1公里,其中硬化鄉道3公里,硬化村道1.1公里。 以鞏固“兩基”為重點,加強教育硬體設施建設,投入1.5萬改善中學食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鞏固率為100%,國小六年完學率為100%。計畫生育率達97%,流動人口辦證率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4%。投資20萬元新建鄉衛生院,已竣工投入使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6.83%,有農村低保131戶,每月發放低保金7195元,實現困難人口月人均補差22元。五保戶68戶,月生活補助達100元。爭取農村特困民眾、五保戶醫療救助資金3萬餘元,實物扶持21戶殘疾人發展生豬42頭,扶持現金達1萬元。
截至2015年,新發展茶葉300畝,引進業主規模化新發展茉莉花200畝,鞏固和發展了茉莉茶特色產業。挖掘潛力,培育特色鄉村旅遊,已建成騎游綠色道路4千米,發展農家樂2戶,初步融入了桫欏湖景區和清溪古鎮。投入96萬元,硬化柳溪、長坪兩個村道公路各2千米。
新修水泥路121條95千米,整治機耕道45.2千米,維護村道公路15處,硬化回車道50餘處,水泥路通村率100%,通組率93%,通鄉達縣聯網路骨架基本形成。實施合水、松林、蘭花牛嶺等村農網改造,新增變壓器8台,改造老化線路60餘千米,建設一批通訊基站,實現了村級寬頻全覆蓋。投資1548萬元,在鐵銅村、牛嶺村、雙溪村、天平村4個村實施“金土地”項目,整理土地1.11萬畝,整治田間道路15.71千米、山坪塘12口、囤水田262.19畝,新建蓄水池45口,硬化村組道路4千米。
創建生態家園641戶。梁家山薅秧歌參加犍為縣“非遺”節目表演。建設柳溪新居文化長廊。改建鄉文化站,配齊桌椅、電腦等設備,定期對外開放。新增圖書3萬餘冊,不斷健全中心文化站和村級農村書屋功能。建設村級健身場所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