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泉堡村

雙泉堡村

雙泉堡村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鄉中部偏東,因“雙線堡”的“線”過去繁寫成“線”,時間一長,人們就把“雙線堡”的“線”字叫白了,叫成了“雙泉鋪”或“雙泉堡”,因“鋪”與“堡”字意相近,都是“驛站”的意思。

基本信息

雙泉堡村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鄉中部偏東,東臨京昌公路,西至學院路,南至北沙灘,北至四街南口。關於這一地名由來有幾種傳說。第一種說法是因為元代曾在此設雙線局,明代稱“雙線堡”,到了清代被改為“雙泉堡”。元代的紡織方法是按合併線的股數分為雙股線和多股線,就是用兩股以上的單紗線或絲線一次或多次合併加拈而成,這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紡織方式。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在元大都城北二十餘里處設立雙線局,負責雙線織法和織品的徵購。到了明代稱“雙線堡”,即“鋪遞”之意,是古代傳送公文的驛站。清代這裡也沒有負責雙線織法和織品的徵購機構,驛站也消失了,逐漸形成一個自然村。因這裡離德勝門不遠,過往的人很多,經常在雙線堡歇腳,於是這裡就成了連線京城與關外的一個“驛站”,因“雙線堡”的“線”過去繁寫成“線”,時間一長,人們就把“雙線堡”的“線”字叫白了,叫成了“雙泉鋪”或“雙泉堡”,因“鋪”與“堡”字意相近,都是“驛站”的意思。
二種說法是從前這一帶樹林茂密,而且經常有野狼出沒,所以人們路過此地時都非常害怕。有兩位從居庸關外來的獵戶是兄弟倆,見這裡是交通要道,車馬往來很多,便打算在此開一家客棧,既能吃喝,也能住宿。因為他們姓權,於是就給自己的小店取名“雙權堡”。他們殺死了經常在此出沒的幾隻野狼,蓋了十幾間毛草房,“雙權堡”的幌子剛掛出去沒幾天,就來了許多客人,小店越開越大,不少人也在它的周圍蓋起房子,漸漸的這裡成了一個村子。日子長了,人們就把“雙權堡”叫白了,叫成了“雙泉堡”。但此說過於牽強且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可能是民間傳說。第三種說法是此曾有一古井,井中有兩股清泉,四季涌動,其泉水甘甜,引得四鄉八里的人們來此打水,於是該泉所在的村子被稱為雙泉堡村。但一井出二泉無所徵信,而說“雙泉堡”由二泉而得名也無文字記載。早年間雙泉堡村呈東西走向,村民居住較為分散。解放後劃分北京行政區域時,將村子一分為二,絕大部分劃歸海淀區,一少部分劃歸朝陽區。上世紀六十年代此地為東升公社的一個自然村。
京昌路位於東升鄉東部,是海淀區與朝陽區的“分界路”,因是京城通往昌平縣的道路,也稱“昌平路”;因最初是德勝門到清河鎮的道路,也稱“德清路”,又因起點為德勝門,曾稱“德昌路”。此路早在秦代為北方大道之一,元代是帝後往來於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間和運漕糧的馳道。明代為通往皇陵的御道,清代為驛道,是北京通往內蒙、張家口等地的交通要道。1934年改為簡易公路,實為較為寬敞的土路。1949年以後曾多次拓寬、改建。1950年將該路跨越清河的公路橋重修,七孔木橋改為十三孔木橋,1954年將土路改為石子路,1957年3月鋪瀝青路面,並開通第一條公共汽車,即德勝門至清河鎮的44路。後因路面經常翻漿,1959年國慶十周年前夕,改為水泥路面,同年德勝門至昌平的45路公車開通,不久又開通了由清河經北沙灘向西走清華東路的55路公車,以後這三條公車均改為“3”字打頭,即今天的344、345和355路。
八十年代隨著旅遊業的迅速發展,1996年開始在原路的基礎上建設高速公路,並於2001年全線通車。起點自北三環路馬甸橋,與三、四、五和六環路互相連線,經清河、回龍觀、沙河、昌平、南口至居庸關,因此路直達八達嶺旅遊區,被命名為“八達嶺高速公路”,後延至河北省張家口市,也稱“京張高速公路”,又因八達嶺被人們所熟知,使這一新路名很快被人們所熟悉,而被叫了幾十年的“京昌路”“德清路”和“德昌路”之名,卻逐漸地被人們淡化了,目前尚有“昌平路”的路標豎立於該路沿線。在該路的西側,早年間多為太平莊大隊、塔院大隊、八家大隊、清河大隊的農田,清河以北有馬坊大隊和小營大隊的農田,現在基本消失了。目前人們多將“京昌路”稱為“八達嶺高速公路”,但此路名將被取消。根據國家對全國高速公路的規範管理,在2010年7月前,將所有的高速公路按編號統一命名,“八達嶺高速公路”將更名為“G6京藏高速”,即北京至西藏的高速公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