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雙江鎮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綠波蕩漾的雙江河畔,因兩條小河在這裡匯合而得名 。
雙江鎮位於縣境中部,東與牙屯堡鎮、黃土鄉相鄰,西與下鄉鄉接壤,南與馬龍鄉相連,北與菁蕪洲鎮交界。境內山嶺起伏,溪河環繞,名山峰有太平山、岩鷹坡、獨岩等。坪坦河、馬龍河於鎮政府處交匯後名雙江河,雙江河貫穿全鄉南北流程為20公里,209國道、221省道穿越境內,長17.5公里,加上縣、鄉道,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境內寨上村為通道百里侗文化長廊起點,芋頭古侗寨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該鎮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赤鐵礦蓄量較大,主要土特產有芋頭紅茶等。
名稱由來
該鎮為通道縣治所在地,以境內雙江河得名。
明清時屬石驛里,清乾隆六年(1741)移臨口巡檢司於此。
民國時期屬綏寧縣蓉江鄉,為鄉治所在地。1951年11月劃入通道,為第五區駐地。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成立雙江鄉,為鄉政府駐地。1958年由雙江、馬龍、菁蕪洲三鄉組建雙江公社,1958年秋,縣治從縣溪遷於此,1959年春,通、靖合併,縣遷回縣溪。1961年秋,通、靖分治,縣治復遷於此,同年10月,以城區之杉山腳、老街、橋頭一部等地組建新城公社。1963年5月,撤消新城公社,設立雙江鎮。1997年1月,雙江鄉併入雙江鎮。
2015年,馬龍鄉、傳素瑤族鄉、雙江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雙江鎮,將隴城鎮竹塘、南地2個建制村併入新設立的雙江鎮;將坪陽、甘溪2個鄉的行政區域與隴城鎮的路塘、隴城、安鄉、石坪、遠沖5個建制村和老寨社區合併設立隴城鎮;將黃土、坪坦2個鄉的行政區域和隴城鎮的中步、雙斗、吉大、坪寨、下宅、平穩、牙大7個建制村合併設立坪坦鄉。行政區劃調整後,雙江鎮轄35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238.69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寨上。
轄區機構
全鎮總面積10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88.3公頃,山地面積998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8%。全鎮轄城中、城北、城南3個居委會;城東、塘沖、桿子、吉利、大寨、牙寨、長寨、橋頭、寨上、馬家壩、爛陽、紅香、芋頭、上團、琵琶、羅武16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1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956戶,總人口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6萬人,境內聚居著侗、漢、苗、瑤等13個民族,其中以侗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0%,轄區內有120多個縣直單位和中央、省、市駐通單位。209國道和S221省道穿越境內,交通便利。
清乾隆六年(1741)臨口巡檢司移駐這裡,改為雙江巡檢司。解放前,屬綏寧縣管轄,只是一個農村小集鎮,僅有一條小街。1956年,開始修建雙江新城。1958年,通道侗族自治縣縣治遷駐雙江。從此,這裡成為通道侗鄉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自治縣成立三十周年時新建的風雨橋雄跨雙江兩岸,漣漪倒影,別具風光。走進山城,道路兩旁的樟樹鬱鬱蔥蔥,樟香撲鼻。所以人們讚美雙江是“樟樹城”、“公園城”。如今,雙江城裡,民族工業、民族貿易蓬勃發展,建有農業機械廠、水泥廠、造紙廠、印刷廠、木器廠等幾十家企業。還有中學、國小、電影院、體育場等各種文化教育和娛樂場所。
所獲榮譽
連續11年獲得“全縣目標管理先進鄉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單位”、“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連續7年獲得“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發展鄉鎮企業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以來獲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全市人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市級文明村鎮、全縣農村經濟三強鄉鎮等縣級以上各類榮譽11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