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中學

"雙江中學",全稱是“重慶市雲陽雙江中學校”,始建於1956年2月,位於重慶市雲陽縣雙江鎮濱江北路。

基本信息

設施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與時俱進的雙江中學在各屆校領導的帶領下負重拼搏,開拓進去,幾度衰榮。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8年以來,學校黨政一班人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三峽移民,新縣城全面建設的絕好機遇,唱響了學校長足發展的主旋律。

目前,學校占地45.6畝,已建成滋蘭院、樹惠院兩幢教學大樓,德弘、德鄰樓等三幢學生宿舍樓,綜合大樓一幢,教職工宿舍大樓2幢,建築面積35000餘平方米。規範標準的學生服務中心和集商貿、教職工住宿為一體的新綜合大樓已立項正在建設之中。

學校的發展尤其注重校園環境的同步改善。低矮的磚瓦房被逐步拆除;裸露的土路被逐步硬化;原先空曠的校園現已綠樹成蔭、鳥語盈誕;古典樸素的銘志亭,流光溢彩的書趣庭掩映在綠樹叢中,相映成趣;三省池內魚兒漫遊,百年桂圓古樹挺拔蒼勁,煥發出勃勃生機。富有特色的新校門巍然屹立在雙江大橋頭,美侖美煥;講究創意,蘊含深厚文化內涵的梯道和文化長廊成為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景色宜人,環境清幽的雙江中學,是理想的求學之所。 雙江中學坐落在雲陽新縣城桂灣社區,瀕臨澎溪河,扼守雙江大橋,西通萬州,北連開縣,水陸輻輳,交通便捷。是一所有著50年歷史的普通農村高級中學。

簡史

1956年2月,為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在原雲陽縣雙江公社天宮大隊桂灣塗氏莊園內,開辦國中教育,原名雲陽縣初三中,正式招收國中學生,由雙江國小代管,世稱桂灣中學。

1957年開始,雙江中學大興土木,擴大辦學規模,當時的建築物均為平房,土木結構,多為蘇式建築。過後,雙江中學沿襲舊制,規模發展停滯不前,1966年“文革”開始,雙江中學也組織學生進行了大串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基本停滯。也曾組織文藝小分隊下鄉演出或到單位慰問,直到1965年才開始步入到教育教學中來。當時,雙江中學氛圍緊張,人心自危,直到“文革”結束。在1972年2月,雙江中學開設高中課程,學制為2年,1973年改為秋季招生,1974年有了第一屆高中畢業生。

“文革”結束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學校工作走上正軌,於1982年5月17日更名為四川省雲陽縣雙江中學。成為一所縣級重點高級中學,主要面向農村招生。

1984年以來,學校進入較快發展期,辦學規模逐步擴大。學校大興建築,擴大校園面積,修建學生宿舍2幢,教學大樓1幢,教工宿舍2幢,綜合樓1幢。不斷完善教學設備,健全規章制度,完成了現代雙中的雛型。以“面各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為指針,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地創建現代化教育新學校。

1992年三峽工程上馬,雲陽縣新縣城開工建設,雙江中學也隨著新縣城建設的發展完成了由農村中學向城鎮中學的轉型。

1998年8月,吳群先擔任校長以來,學校緊緊抓住新縣城建築的契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施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責任制等,確立了自主教育的鮮明辦學特色。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堅持以人為本,教育中努力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自主能力,健全主體人格,增強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幫助學生在志向追求上學會自強,在品格修煉上學會自律,在知識探究上學會自主,在生活管理上學會自理,在素質教育中錘鍊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和探索自主教育規律,培養學生成為南向高遠、基礎紮實、素質優良、特長明顯的新學生;發揚學校優良傳統,建構求實、求活、求新的素質教育新體系,用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行動,實踐著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主體人格,形成了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網路;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形成自我發展的探究性學習體系;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形成自我教育的班集體建設體系;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實踐體系。

1999年開始,學校大興建築,徹底更新校舍,拆除危房2800m2 ,綠化面積8000.00m2 ,修建亭閣5處,庭園式學校已名符其實。各種健身器械置於庭園中,健身活動如火如荼。學校常設42個教學班,常年在校學生人數2800餘人。

1977年恢復高考後,,雙江中學為高校輸送了數千名學子。尤其是近5年來,教學質量更是穩步攀升,高考捷報紛呈沓來。2000年高考,上線73人,其中重點9人,全縣文科10個重點,雙中獨占6人,縣文科狀元李小華為雙中應屆學生。2001年高考,在2000年基礎上穩中有升。2002年高考,上線首次突破百人大關。高考成績首次突破600分。2003年高考,重點29人,一般本科146人,2004年高考,重點27人,一般本科260餘人,2005年高考,重點26人,一般本科230人(系雲陽縣普通高完中之和)。

雙中立足實際,內強外引,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取經,以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重慶市萬州區第二中學、第一中學結成友好幫扶學校,與南溪中學養鹿中學等校結成兄弟學校,無償奉獻自己的家珍。50年來,受到雙中培養錘鍊的幾十位教師,到其他學校任教後均成為名師,如藍熙成、張建偉 、余乾明、李雲峰、牟聯明等。有的還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如胡恭仁、殷梅君等。50年來,受到雙中培養教育的數百名學生,成為全國各行業的傑出人才,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蒲雲祥中將、張生、劉小華等。

1999年,雙中學生創辦了自己的文學刊物《雙飛鶴》,原雲陽縣教育局長譚明煌。雙江中學注重師培師訓工作,不惜花費經濟精力,使雙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由以前的76%達到目前的98%。目前,雙中選送多名教師接受市、縣級骨幹教師培訓,黃蕾、王儒凡業已成為市級骨幹教師。2003年,雙中教師教研的陣地——校教研刊物的《酬勤》。

榮譽

雙江中學多名教職工獲黨和政府的獎勵,譚仁坤 獲萬州移民開發區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個人;張永權、黃文鑫獲雲陽縣先進教師稱號;汪超獲雲陽縣優秀教育工作者;雙江中學也多次受到表彰,雙江中學工會榮獲全國先進職工小家、重慶市“平安校園”稱號、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雙江中學團委獲重慶市“十佳五四紅旗團委”、黨建帶團建先進集體;重慶市國防教育先進集體;縣教研活動先進集體;

重慶市副市長甘宇平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雲陽縣縣長蕭敏同志題“若石如劍”刻石紀念。“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校風,“敬業、愛生、嚴謹、探究”的教風,“誠實、勤奮、求索、進取”的學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雙中學子,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各業人才。

2006年2月譚仁坤任校長以來,大興教育科研之風,嚴格學校內部管理,狠抓教學質量,積極創建“節約型”學校,使學校工作穩步推進,體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現在,學校師生正以實踐性、示範性、創造性為目標,秉教育改革之東風,堅持對外開放和科學的發展觀,抓住機遇,與時俱進,為實現雲陽教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初級中學

概述

潼南縣雙江初級中學校,簡稱“雙江中學”,位於重慶市的西北邊陲名鎮雙江鎮,是潼南縣教育委員會直屬的一所全日制單設初級中學校。學校始建於1972年,由我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校名。

學校具有光榮而曲折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是由楊尚昆同志的二哥楊衡石在1947年為培養地下黨幹部而創辦的“|宏毅中學”,後因故停辦,1972年重建。目前學校常年辦學規模1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00餘人。

師資

現有教職員工77人,其中,專任教師6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48人,專科在讀16人,學歷合格率100%,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28人,市級骨幹教師1人,縣級骨幹教師培訓對象12人。

設施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學校占地面積近18079 (約27.15畝),建築面積共11138 ,學校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各類功能用房達標,建築物布局合理協調,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區分明顯。校園內綠樹成蔭,古樹參天,春夏之時,花香四溢,南洋松、杉樹、雪松、玉蘭樹、法國梧桐、小葉榕等一些名貴樹種蔓藤傘蓋般地排列在學校的花園裡、花壇中、人行道旁,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宜人是潼南縣唯一的一所市級“綠色學校”。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力最佳化育人環境,不斷深化學校內部管理,有效加強學校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領導班子團結拼搏、求真務實、勤政、廉政、善政;教職工教書盡力,育人盡心;全體學生尊師、守紀、勤學、上進。

理念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秉承“弘揚人文、張揚個性”的校訓,把“創合格加特色的學校和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作為辦學目標,努力培育 “愛生、博學、自律”的良好教風和 “文明、守紀、勤學、進取”的良好學風。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育人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分類指導,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各有所獲”的教學原則,培育特長學生,張揚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素質,努力使每一個優生成才,每一個中等生不斷發展,每一個後進生不斷上進,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長期以來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學校學生參加各級競賽活動有上百人次分獲國家、市、縣獎獎勵,連年重點高中升學人數名列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前茅。

學校自開辦以來,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人才。有的在海內外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有的在國內成為國家重要部門的領導人,有的成為當地一流的企業家。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獎牌;榮獲縣最佳文明單位、縣首批示範國中學校、縣安全文明小區等稱號;榮獲師德師風建設一等獎、學校辦學水平一等獎、學校工作綜合考評一等獎等獎勵。

附錄

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學校辦學基本條件亟待改善。由於學校生源覆蓋面較廣,許多學生離校有10-20公里路程,必須在校住讀,目前全校有住宿學生近1000人,但是學生寢室不規範,只有有兩棟九十年代修建的普通宿舍,沒有獨立衛生間,住宿擁擠,甚至還有部分學生住低矮、潮濕的小青瓦平房。學生食堂條件極差,整個食堂是不足300平方米麵積的小青瓦平房,學生沒有就餐的餐廳,露天打飯、端飯。

二、學校現代教學設施設備嚴重不足和滯後。由於經費短缺,學校的計算機教室的微機仍是1998年配置的30台機器,機器老化故障頻繁,配置低下難於維護和使用,計算機教學處於半停滯狀態。由於學校至今沒有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綜合樓階梯教室、多媒體教室長期空置,教師新的課程理念難於實施、新的課堂教學方式難於轉變,教師專業化水平很難跟上時代的節拍。

三、學校債務沉重,嚴重影響正常的學校運行。由於潼南縣財政困難,一些專項經費縣級補償部分長期得不到落實,如 2003年綜合樓建設學校只得到市級補助20萬元,實際建設支出120多萬餘。實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學校收費收入急劇減少,學校僅靠國家、市級專項補助每生每期250元維持運行,學校公用經費預算少或沒有,撥款連年拖欠,學校支出捉襟見肘,長期負債運行,目前學校實際借外債100多萬元,每年利息支出近10萬元壓得學校步履維艱。

雖然學校發展困難重重,但是雙江中學全體教職員工明白作為雙江地區一所有影響的品牌學校,由於學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辦學理念、嚴謹的校風和比較規範的管理模式,學校發展前景一定會越來越好。

近期學校將借重慶市關於加強農村國中規範化建設的東風,立項建設新的學生食堂和學生公寓,改善住讀學生生活條件同時也進一步完善學校最基本的辦學條件。充分利用雙江鎮作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學校近鄰楊尚昆故居的條件,主動出擊爭取國家專項經費和楊氏家族支持下的專項基金資助,為學校的發展壯大求得經費支撐。

在新時期,學校將敢於創新,大膽探索,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完善和最佳化學校內部管理機制,團結拼搏,負重奮進,以狠抓師德師風建設為先導,狠抓師資隊伍建設,狠抓學生德育和學生管理工作,以貫徹實施《潼南縣中國小管理工作常規》為契機,以抓常規、抓特色為工作策略,注重工作落實與創新,狠抓學風、教風、校風建設,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努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力爭學校各項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發展,再創學校新的業績、新的輝煌,進一步展現雙江中學良好的社會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