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嶼街道

雙嶼街道位於鹿城區中部,甌江下游南岸。面積17.65平方千米,人口1.97萬人(2008年末)。轄新嶼、中央塗、營樓橋、旗山4個社區,牛嶺、岩門、潘岙、嶼頭、正岙、上伊、前陳、嵇師、營樓橋9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駐溫金公路138號。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104國道穿境而過。2011年4月27日,鹿城區雙嶼新建制的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至此,鹿城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全面實施完畢。根據《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鹿城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溫政函〔2011〕220號,2011年10月12日)精神,鹿城區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如下:同意撤銷黃龍街道建制,將其行政區域劃入雙嶼街道。調整後,雙嶼街道轄13個社區、1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溫金路138號。

基本信息

人口面積

雙嶼街道位於溫州市鹿城區中部,甌江下游南岸。面積25.5平方千米,人口3.74萬人,轄13個社區、13個行政村。撤鎮建街道後,雙嶼行政區域不變,街道辦事處設在原鎮政府駐地,總人口20094人,下轄4個社區、9個行政村。

街道簡介

雙嶼街道面積25.5平方千米,人口3.74萬人,轄新嶼、中央塗、營樓橋、旗山、臨風、月泉、棲霞、雲峰、溫化、新澤、康園、康城、康龍13個社區,牛嶺、岩門、潘岙、嶼頭、正岙、上伊、前陳、嵇師、營樓橋、甌浦垟、垟田、雙岙、箬笠岙13個行政村。

街道揭牌

2011年4月27日上午,雙嶼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舉行揭牌成立儀式,並召開街道幹部大會。區委常委、雙嶼街道黨工委書記伍挺、區人大副主任林瑞榮、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夏理勇、區委辦副主任林仕德、雙嶼街道辦事處主任施文明、雙嶼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柳曉忠等領導共同為雙嶼街道揭牌。
幹部大會上,區人大林瑞榮副主任宣讀了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鹿城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依法規範人大工作若干問題的答覆》,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夏理勇宣讀了《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鹿城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和《鄉鎮改街道後的相關機構設定和幹部人事任免的通知》,新到任的雙嶼街道辦事處主任施文明作了表態發言。區委常委、雙嶼街道黨工委書記伍挺作重要講話,他指出,今天雙嶼街道的掛牌成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標誌著雙嶼真正成為溫州大都市核心區的一部分,從今天起,雙嶼在行政區域意義上不再是農村,但雙嶼在過去幾十年光榮而輝煌的歷史將永遠被傳承和延續;廣大幹部民眾要進一步認清形勢、提高認識,牢牢把握撤鎮改街道的重要意義,更加求真務實、腳踏實地、雷厲風行、紮實工作,為雙嶼人民獻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要進一步理清思路、理順機制,及時轉變角色,抓住機遇、順勢而上,努力解決雙嶼半城市化的問題,為建設宜商宜居、活力時尚的現代化鹿城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
撤鎮建街道後,雙嶼行政區域不變,街道辦事處設在原鎮政府駐地,區域面積17.65平方公里,總人口20094人,下轄4個社區、9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1956年建雙嶼鄉,1962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置鎮。1997年,面積2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木嶺、岩門、潘岙、嶼頭、正岙、上伊、前陳、嵇師、營樓橋、垟田、雙岙、箬笠岙12個行政村和雙嶼、溫化生活區2個居委會。2001年,將永嘉縣橋下鎮的中央塗居委會劃歸鹿城區雙嶼鎮管轄;同年,將垟田、雙岙、箬笠岙等3村和溫化生活區、新澤、雲峰、棲霞、月泉、臨風等6居劃歸黃龍街道;調整後,雙嶼鎮轄9村、4居,駐溫金公路138號(原址)。2011年5月撤鎮改設街道。2011年9月將黃龍街道併入雙嶼街道。

原黃龍街道

2001年,以原雙嶼鎮溫化生活區、新澤、雲峰、棲霞、月泉、臨風6個居委會,垟田、雙岙、箬笠岙3個村,原城郊鄉甌浦垟村設立黃龍街道,轄6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黃龍住宅區。2008年末,面積7.85平方千米,人口1.77萬人,轄臨風、月泉、棲霞、雲峰、溫化、新澤、康園、康城8個社區,甌浦垟、垟田、雙岙、箬笠岙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黃龍住宅區。2011年撤銷建制併入雙嶼街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