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書籍]

雕像[書籍]
雕像[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雕像》王慶輝著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雕像就是用材料經過特殊工藝,雕塑出各種像的一種作品。 以古蜀王開明氏九世時期蜀馬交界由「天蠶叢目」大軍駐守的三星城為主要場景,講述了蜀國公主瑤遠嫁於此被雕成雕像的故事。

這是一部展示生命價值和名的內涵的獨特作品。

本書以古蜀王開明氏九世時期蜀馬交界由「天蠶叢目」大軍駐守的三星城為主要場景,講述了蜀國公主瑤遠嫁於此被雕成雕像的故事。現任城主、她的夫君鐵錘將軍,卻期待著一場更大的戰爭,來成就超越前人的功名。而同樣可以成為鐵錘將軍的石匠,則遠離世俗世界,幽居在岩洞中雕鑿神像。她的雕像和他們的名義及對各自先祖的追錄,一切只有在戰場上更猛烈的錘聲中才能成就。

歷史、先祖、神話、寓言,若它們將你忘記或者你忘記了它們,在這裏你可以一併拾起。

在《雕像》中,作者把自己放逐在歷史空曠的舞台上,拆卸掉一切的裝飾和布景,任想像自由自在地舞蹈。因此作者把故事前移到兩千多年前的某一個時段,精確的年月日變得毫無意義,在時間上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遙遠;而故事的發生地則被安置在相對於當時的中原地區來說屬於蠻荒的地帶——蜀巴交界的三星城,經緯的地理定位變得毫無意義,在空間上同樣把我們拉得非常遙遠。作者有意創造這樣一個時空遙遠的語境,就好像把讀者安頓在一個雲霧迷濛的山頂,去眺望遠在天邊的海市蜃樓,這樣的構思顯然是很聰明的,它大膽地捨棄了眼前繁瑣的細節,讓故事的生長地變得非常簡潔,作者可以毫無掛礙地放縱自己的想像。當然這樣的構思也是一種考驗智力的構思,因為想像無所憑依,一切都得靠自己發力。想像說到底不是空穴來風,既然作者捨棄了最容易憑藉的現實生活場景和現實生活經驗,那麼他就有可能把想像的種子移植在觀念之中,我以為作者的《雕像》恰恰就是這樣生長出來的。

雕像 雕像

《雕像》的故事自然會被作者設計得很奇特。一位性情恃傲的古蜀國公主月瑤不滿千篇一律的生活,決定遠嫁鎮守邊陲的鐵錘將軍,這樣的開頭似乎是一個反叛日常性的模式,但作者將我們看似熟悉的開頭納入到他的奇特的觀念之中:對命名的追問。月瑤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無名的時代,她不過是眾多公主中的第二十二個公主,月瑤的名字不過是父王在她出生時深感失望的嘆息而已,但正是這一嘆息讓她意識到名字的意義。她的一生便成為了追問命名的一生,她不僅追問自己的命名,也追問鐵錘將軍的命名,也追問石匠的命名,也追問所有無名者的命名;也就是說,月瑤的一生在不斷地進行名詞定義和實指定義的形式邏輯的工作,作者幾乎為我們創造出一個符號學的鼻祖。但這顯然不是一個形式邏輯的問題,月瑤對命名的執著,就是對身份和符號的執著,而人只有通過被命名才能使其獨立性彰顯出來。因此作者在這裏是將人的精神獨立和自由轉化為名字的擁有。我們的先祖的確對「名」充滿了困惑,兩千多年前的智者就曾為名實展開過激烈的爭辯。老子當時就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孔子則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甚至以為,王慶輝就是要借《雕像》來闡釋先賢們關於名實的深言大義的。所以,《雕像》可以說是在觀念的土地上開出的想像之花。

命名就是為人的生命塑一尊永恆的雕像。我是這樣來讀解王慶輝的這部小說的。生命本來是流逝不定的,卻因為命名而留存,「鐵錘比骨頭堅硬,骨頭爛了,鐵錘還在。但在土中,鐵錘也會爛,留到最後的是石頭。」命名就是雕鑿的石頭。於是我在和平與生命的主題之下,發現了隱含的第三個主題,也是最終的主題:歷史。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人類追問命名的結果。當我寫下這個結論時,我對自己的閱讀感到有些詫異,我怎麼會把一部小說當成哲學來讀。也許這不是我的過錯,因為作者栽種想像的土地上施加了太多的觀念。所以,我很難對作者的兩種寫作方式作出取捨:是立足於豐富的親歷生活的《鑰匙》好一些,還是把生活抽象得很簡潔的觀念化的《雕像》好一些?

《雕像》王慶輝著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