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12年,撤銷雉城鎮,設立雉城、畫溪、太湖3個街道。調整後,雉城街道(即原古城街道和龍山新區,均為非正式行政區劃)面積69.6平方千米,總人口12.2萬人,轄4個行政村、11個居民區和22個社區。
沿革
雉城鎮名因城垣與西北之雉山相接而得,另說站在城北山上眺望此城,形如雉雞得名。縣城自吳王闔閭使弟夫概所築,晉太康三年(282)始建長城縣,建城富坡鄉,晉鹹康三年(337)遷築箬溪北,唐武德七年(624)移置今所,名雉州,鎮名由此起。民國26年(1937)11月25日滄陷於日寇改名治安坊,1949年4月解放,建雉城鎮。1958年10月與鄰近三鄉合併為雉城公社,轄雉城、下箬、南箬、新箬4個管理區。1960年調整規模時,雉城管理區改為雉城公社。1961年撤銷雉城公社,恢復雉城鎮建制,農村部分設立城郊公社。1965年3月改名知城鎮,1981年11月復名雉城鎮。1984年8月撤銷城郊鄉(公社)併入雉城鎮。1996年,面積35.6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轄雉城、高山嶺、金蓮橋、五峰、鈕店灣、上楊、高家墩、柏家濱、明門、三星斗、竹園村、古城12個行政村和皇家灣、大東門、倉前湖、南門、高陽等34個居委會。1998年,撤銷後漾鄉、下箬寺鄉、包橋鄉,併入雉城鎮,下轄19個居委會和54個行政村。2000年末,浙政發[2000]288號批覆同意撤銷雉城鎮、新塘鄉、長橋鄉建制,合併設立新的雉城鎮,轄56行政村、59居民區,駐人民南路。2006年,轄南門、高陽橋、二虎頭、三獅、金陵、明珠路、馬巾巷、榮軍、所前、皇家灣、倉前街、北門、大西門、台苑新村、米行弄、小西門、魚巷口、體育場18個社區,雉城、古城、五峰、上楊、高山嶺、金蓮橋、鈕店灣、高家墩、柏家浜、明門、三星土斗、竹園村、楊灣、楊莊、陳塘、上莘橋、陸匯頭、王浜頭、八字橋、陸家土斗、五里橋、留下、北南莊、玄壇、新湖、白溪、西峰壩、官土斗28個居民區和新塘、南張浜、彭城、沉瀆港、錢家土斗、姚家橋、長橋、三新、大土斗、南石橋、徐家浜、曹家橋、包橋、白蓮橋、霞城、渚山、澗塘、川步、祥符土斗、新開河、新莊、白阜、後洋23行政村,鎮政府駐人民南路43號。
地理交通
街道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捷,杭寧、申蘇浙院高速公路相鄰於側,104國道、318國道、宣杭鐵路、新長線鐵路、長湖申航道緊貼而過。
自然風貌
街道內還有大成廟、台基山、鐘樓等歷史文化古蹟,中心廣場、台基山公園、古城公園為民眾休閒娛樂提供了場所。街道社區民眾文化生活豐富,轄區內有星光藝術團、紅霞藝術團、老年合唱團、扇子隊、桌球隊等特色民眾文體活動隊伍。轄區內新老社區各有特色,新社區水木花都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獲得全國人居經典綜合大獎;三獅社區是示範社區,獲得了省百佳、省文明、省綠色、文化示範四項省級榮譽稱號;老小區城北小區民風淳樸、恬靜怡然,是省級黨建示範小區。
所轄區(社區)委員會
街道轄區範圍東至新104國道,南至宣杭鐵路,西至新長鐵路,北至太湖大道,區域面積為18.6平方公里。下轄18個社區(台苑新村社區、魚巷口社區、三獅社區、倉前街社區、所前社區、高陽橋社區、榮軍社區、二虎頭社、區明珠路社區、水木花都社區 、皇家灣社區、馬巾巷社區、南門社區、北門社區、大西門社區、小西門社區、米行弄社區、金陵社區)7個居民村(雉城村、 五峰村、古城村、上楊村、高家墩村、鈕店灣村、金蓮橋村)
街道黨委管理38個下屬黨組織、共有黨員2181名,其中街道機關黨支部3個,社區黨支部(總支)18個,居民村黨組織7個,所屬非公企業黨支部10個。轄區內共有529個居民小組,戶籍數31309戶,外來常住戶863戶,常住人口近11萬。
特色產業
2011年度經濟總量達到24.6億元,其中服務業經濟總量為23.7億元,占全縣的35.3%。2011年度實現稅收徵收入庫1.5528億元,增幅達14.2%。2011年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359.45萬元,較去年增長27%。
雉城街道是長興縣人口集聚區、縣商業中心,共有大小商鋪4300餘家,消費需求旺盛,市場繁榮,是長興縣最繁華的鬧市區,目前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將城區中心地帶改造為一個一流的大型商貿中心,蘊涵商機無限。
投資環境
街道辦事處自成立以來,以“街美、民富、和諧”為目標,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業富民、創新強縣”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現代社會管理樣板區”建設,致力於發展街道特色經濟,加強城市社區建設與管理,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強化社區服務功能。街道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綜合服務的理念,承擔了勞動保障、社會救助、計畫生育、司法調解、社會事務、城建城管等行政服務職能,各社區建立社區服務站,實行“一站式”服務。
雉城街道是長興縣人口集聚區、縣商業中心,共有大小商鋪430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