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圖書館

集郵圖書館即以蒐集、整理、組織和收藏集郵品為主題的各種類型的文獻信息資源,並以此提供檢索和閱讀服務的一種專業圖書館。集郵圖書館又可分為研究型圖書館和實物型圖書館兩種。

集郵圖書館即以蒐集、整理、組織和收藏集郵品為主題的各種類型的文獻信息資源,並以此提供檢索和閱讀服務的一種專業圖書館。集郵圖書館又可分為研究型圖書館和實物型圖書館兩種。
研究型集郵圖書館中,成立於1968年10月28日的美國集郵研究圖書館(American Philatelic Re—search Library,簡稱:APRL)最有名氣,它是一座集郵文獻的寶庫,是美國集郵協會(APS)中負責研究和教育的部分。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非官方集郵博物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校園內。它收藏的集郵文獻的數量僅僅次於大名鼎鼎的史密森研究院的集郵文獻收藏。在這裡,收藏有18300種圖書、郵票目錄、政府文告、地圖、剪報、手稿、軟體、縮微膠片、郵品拍賣目錄、郵商價格清單、獲獎郵集複印件等集郵文獻,4800種集郵報刊、雜誌。現在定期收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集郵報刊有375種。由於受到館藏面積的限制,APRL還不能收購每一部集郵新書。APRL是1996年成立的國際集郵圖書館協會的發起人之一,這個協會包括來自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芬蘭、賽普勒斯和南非的25個集郵圖書館,這個協會的會員圖書館經常開展合作,互通有無,互相協作。
實體型集郵圖書館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形成規模,它是以收藏某個國家或地區範圍內的,歷史各階段的,包括郵票、明信片、信件、郵政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郵政用品為主的集郵圖書館,從本質上講,與其說它是圖書館,還不如把它當成郵政博物館更合適。比較有特色的是新加坡集郵館。它就坐落在哥里門街、福康寧山腳下,背山但不面海。集郵館在1995年由電信管理局(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的前身)成立。集郵館建築本身就已經很有歷史價值了。它的前身是衛理公會圖書館,建於1907年,已有100年的歷史了。集郵館入口外矗立著一個殖民地時代留下來的紅色長筒信箱。那是新加坡仍然在用的唯一紅色長筒信箱。集郵館的面積不大,有7個展覽廳,其中兩個是主題展覽廳,提供短期性的展覽。另外一個小型禮堂,除了供一般活動外,也可以讓公眾開婚宴酒席。集郵館在這方面和很多博物院不同。到過博物院的人都知道,在博物院裡是嚴禁拍照的,更不可以觸摸展覽品。集郵館卻反而鼓勵參觀者拍照和觸摸館裡陳列的展覽品,讓參觀者充分感覺到展覽品的滄桑感。集郵館除了展覽郵票、郵政歷史外,也積極在學生群中推廣集郵嗜好。
插圖為新加坡集郵館外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