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集滯注音
jízhìㄐㄧˊㄓㄧˋ解釋
集聚而不流通。
滯,zhì,12畫,漢語常用漢字之一。有凝積,不流通的意思。
基本字義 英文辭彙 方言集匯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不滯,道家思想,不凝滯簡稱。指思想、神形不受任何滯郁、阻滯;心思不局限於某個範圍;不拘泥;不粘滯;不停止流動;無所不通、無所不導。
列舉 解釋 相關詞典解釋
詞典解釋 字面解釋遺滯,是漢語辭彙,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解釋為遺漏棄置。
流滯是漢語辭彙,讀音是liúzhì,出自《韓詩外傳》。
濡滯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停留;遲延;遲滯。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這是一首感懷詩。詩人通過久旱無雨的自然景象的描寫,道出了自己成為旅中滯客的感受,流露了對農家遭遇天災的同情。
作品原文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滯用,讀音為zhì yòng,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停止運用。
概述 詞語解釋《崇義里滯雨》是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所寫的一首五言詩。811年(元和六年),李賀為奉禮郎,後居於崇義里。這首詩是詩人滯留崇義里,憶往思今而作的詩歌。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