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王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集安城東4公里禹山南麓崗地上。昔年墓上殘瓦中曾發現有"願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的銘文磚,因以名之"太王陵"。
太王陵為方壇階梯石室墓,正方形,邊長66米,殘高14.8米,由數級階壇砌成。每級階壇由數層修琢工細的長方石條壘砌。層間稍內收並鑿有凸棱,階壇內以河卵石充填。階壇墓外,現有13塊高3~5米、寬2~3米、厚約1米、重十幾噸的巨型花崗岩斜倚在階壇石上。
墓室四壁用修整光滑的石塊平砌,上覆一巨石為頂。太王陵規模宏大,修築精良。
相關詞條
-
集安太王陵南遺址
集安太王陵南遺址是遼金時期遺址之一。位於集安太王陵南面150米處,其東西長200米,南北寬50米。遺址發現有成排的精工細琢的大石條,並出土了一方金代銅印“都統所印”和一些宋代的銅幣。 ...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國內城、丸都山城、洞
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
信息 簡介 王城 王陵和貴族墓 基本資料 -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高句麗重要碑刻。又稱好大王碑、廣開土王碑、廣開土王陵碑或永樂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市東4公里太王鄉大碑街,其西約200米處為好太王陵。好太王是高句...
簡介 地理位置 內容 意義 後世研究 -
高句麗王陵
高句麗王陵此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
景點簡介 內部景觀 相關圖片 相關記錄 參考資料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高句麗政權始於公元前37年,止於公元668年,公元3年遷都至國內城 (今吉林集安),427年再遷都至平壤。桓仁與集安是高句麗政權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經濟...
基本信息 概況 文化遺產 歷史 -
集安洞溝古墓群
集安洞溝古墓群位於吉林集安縣境內,因有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境,且河流縱橫,景色宜人,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
景區介紹 分類 代表墓穴 名稱由來 古墓壁畫 -
太王鎮
太王鎮是集安市行政區之一。集安經濟開發區所在地。地處集安市城區東部郊區。太王是高句麗第20代王長壽王為紀念第19代王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於公元414年在...
基本介紹 行政沿革 社會簡況 資源優勢 -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是高句麗19代王碑刻,位於集安市洞溝古墓群禹山墓區東南部太王鄉大碑街,系洞溝古墓群中著名碑刻,發現於清末。 碑身為角礫凝灰岩粗...
王碑 高句麗與高麗 史書追源 -
集安高句麗古蹟
集安高句麗古蹟中的高句麗壁畫是反映高句麗在文化上屬於中華文明體系的鐵證。炎帝曾三次出現在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五號墓四號和五號壁畫上,證明了高句麗也是炎黃後代。
概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