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8年,Kuba出生於波蘭的克拉科夫,當他四個月大的時候隨父母移 居到德國漢堡,11年後他回到波蘭,在他母親的故鄉托倫定居 ,後來他考入位於克拉科夫的國家高等戲劇學校,這也是他父親的母校。
2008年,Kuba在國家高等戲劇學校就讀時首次觸電大熒幕,在《吾生至愛》(Wszystko, co kocham)中擔任男二號,出演一名叛逆不羈的搖滾青年。
2011年,Kuba因在其主演的電影《自殺空間》(Sala samobójców)中扮演高富帥高中生Dominik一角,而成為現今波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不但獲得了Nagroda im. Zbyszka Cybulskiego觀眾獎 ,還憑藉精湛的演技,得到了專家媒體的一致讚譽,摘得了金鴨獎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2012年,Kuba獲得了老鷹獎(Orły,相當于波蘭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以及托倫國際電影節的特別金天使等兩項大獎 ,並且在柏林國際電影節被授予了SHOOTING STARS的獎盃,評審會對他給出的評語是:“從看到他的那刻起,你已明白蓋爾秀就是為大熒幕而生的。通過那千變萬化的情感展示,他將你帶入到故事中的能力是空前且舉世無雙的。他是一個讓人動容,令人信服,乾淨純粹而又獨一無二的天才!”
2012年10月5號和11月10號, Krystian Lupa導演的話劇《夢想之城》(Miasto Snu)分別於法國 巴黎和波蘭華沙首演,此劇是根據Alfred Kubin的小說《The Other Side》改編,分為4個小時的簡版和6個小時的長版,Kuba作為本劇的核心,有一半時間都在台上,看過的觀眾稱讚Kuba的表現恰到好處非常精彩,他奉獻了一場偉大的表演,證明了自己也能在劇院很好完成現場演出。同時《夢想之城》也被觀眾和評論家一致認為是一出非凡的戲劇,2013年1月10-12號還將在華沙劇院繼續上演。
2012年4月中旬,Kuba和《自殺空間》導演Jan Komasa作為大使參與EKRAN 2.0活動,EKRAN 2.0是波蘭電影教育領域的一個獨一無二的項目,會邀請一些老師、專家、電影製作者們和觀眾一起與會討論,這次的主要論題是在教學過程中新媒體的角色,關於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使用新媒體而不丟失其本質,了解比傳統的方法又會好在哪裡等等內容。
2012年6月30號,Kuba主演的電影《尤瑪》(YUMA)在捷克第47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首映;8月3號,《尤瑪》在第6屆波蘭兩岸電影藝術節上首映,Kuba和導演Piotr Mularuk等主創人員參加了觀眾見面會 ;8月7號,《尤瑪》劇組出席了電影在華沙的首映禮;《尤瑪》於8月10號在波蘭和美國院線同步上映,並於8月30號倫敦首映後,31號開始在英國和愛爾蘭院線上映; 12月10號,《尤瑪》DVD在波蘭正式發行。
2012年,Kuba先後接拍了英國電影《信徒》(The Fold),德國電影《暗黑之域》(Finsterworld),波蘭電影《表演者》(Performer)和《西班牙人》(Hiszpanka) ,以及波蘭電視台的原創劇《道斯卡夫人的道德》(Moralno Pani Dulskie) 。
2013年1月,Kuba的主演的新片《剎那永恆》(Nieulotne)首先亮相於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並贏得世界電影的最佳攝影獎,隨後又參展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2013年2月4日在波蘭華沙舉行首映式。影片繼3月20號在中國香港國際影視展上放映後,又於7月在中國台北電影節上放映了兩場。
2013年2月,Kuba與波蘭新生代超模Asia Piwka合拍了一組雜誌硬照,刊登于波蘭版“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的三月刊。
2013年3月,Kuba參加了《道斯卡夫人的道德》在華沙舉行的首映式。
2013年6月,Kuba為“應對暴力侵害兒童”做公益廣告,成為波蘭全國反對虐待兒童公益活動的形象大使。
2013年7月,Kuba出席了德國電影《暗黑之域》(Finsterworld)在慕尼黑電影節上的首映式,影片作為競賽片又於8月底在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2013年9月,Kuba客串的為紀念作者誕辰一百周年的音樂劇《漢卡太太的日記》由波蘭電視台分兩場播映。
2013年12月,Kuba於6-7月出演的根據格林童話《魔鬼的三根金髮》改編的德國電視電影在電視上首映,而11月14號已發行DVD。
Kuba在其主演的2012年上映的電影《尤瑪》中,用不同於以往的精彩表現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聞名於德國和波蘭邊境的盜賊之王Zyga,導演Piotr說:“他是個非常有天賦的孩子,才華極其罕見而獨特,讓我想起了詹姆斯·迪恩。” 現在當媒體報導Jakub Gierszał雅酷朴·蓋爾秀(翻譯成英文為James Gierszal 詹姆斯·蓋爾秀)時,經常大標題將他稱為新一代的詹姆斯·迪恩 ,還有媒體喜歡給他冠上波蘭的瑞凡·菲尼克斯,或者是波蘭的萊昂納多等等這些頭銜。可他本人並不喜歡被拿與他人比較,雖然在他早期採訪中談及自己尊敬並喜愛的演員里就有羅伯特·德尼羅,馬龍·白蘭度和詹姆斯·迪恩等。他對記者說道:“我想這些比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明白這些名稱的含義,可完全不能明白的是為什麼會被這樣說,假設它有助於提高報紙的閱讀量和讀者的理解度,可於我而言肯定是不合適的,另外,我也不是第一個被這樣稱呼的……我理解他們這么做的原因,但是對我個人來說,我只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再這樣說了,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是Kuba,不是其他人。”
Kuba喜歡看老電影和學習電影製作的經驗,對待電影嚴肅認真甚至有些苛刻,看大量的劇本,總是選擇有挑戰的,能拓寬自己戲路的角色,並且一定要能理解劇本的意圖和內涵,讓自己能和角色產生共鳴;他有想法有主見,同時他也有抱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來展現自己的演技;他為人低調,在學校的戲劇表演中他會默默站在人後避免搶風頭,拍照時也總是站在角落;他不忘恩師,成名後,在採訪中他會經常提及老師對自己的幫助和影響,在他為蒸蒸日上的電影事業忙得不可開交時,仍願意擠時間重返話劇舞台為了學校老師的戲劇而奔走,2012年在巴黎和華沙公演的話劇《夢想之城》的舞台上,Kuba每場幾個小時的現場表演被觀眾認為十分出彩,證明了他的真材實料。
Kuba稱自己“對電影情感熱烈”,儘管他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看電影,但若有所尋獲,便會試著去將每張重要的圖片看上多次。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托倫國際電影節的舞台上,他聲稱,第一部讓他去“觀察大量和戲劇有關的問題及電影多面性”的作品壓根就不是公認的具有突破性的傑作……而是《木乃伊2》,他看了這部電影七次,但僅僅因為那是下雨天他在鄉野村舍度過時手邊所擁有的唯一一部電影。 出於對電影的狂熱,Kuba表示即使自己做不成演員,也會從事和電影相關的工作,哪怕是給劇組跑腿打雜。對幕後製作非常感興趣的他在沒有自己的戲份時也會留在片場觀摩別人的工作,他說可以從中學到很多。談到父母對自己步入電影行業的影響和態度時,他道:”我爸告訴我不要去戲劇學校,事實上他就是從那兒畢業的,但我告訴他我想去試試。我媽不是演員,她是個首席會計師,但她從不會算計任何事來驅使我,尤其是我的感受,這份尊重給了我很大的自由,當她得知我要去讀國家高等戲劇學校的時候,淡然接受了。最終,他們都是支持我的。”
在國家高等戲劇學校教了Kuba四年的老師Jan Peszek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個非常聰明並且敏感的男人。在Kuba的新電影《西班牙人》中,這對師徒扮演一對富有的貴族父子。Jan讓Kuba交的畢業作品是主演《哈姆雷特》,而Kuba在他的成名作《自殺空間》里,也發表了一段對《哈姆雷特》的見解。不過他本人和《自殺空間》里的角色Dominik完全不一樣,記者問他:你私底下會穿得和Dominik一樣嗎?他回答:“別注意我的衣服,我只在乎他們穿得舒適並且看起來整潔。” 他很少上網,旅行的時候喜歡帶著書而不是掛著隨身聽,當他因為深刻理解了劇本內涵而堅持要求將本來金色的頭髮染成黑色後,站在鏡前他說已認不出自己,一切都是為了電影,電影拍完後他就立即剃光了頭髮,因為那不是本質的他。
他雖然內向、害羞,但經過戲劇表演的學習鍛鍊,他有時也會變身活力搞怪的表情帝。他很重視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希望被人窺視自己的私生活,所以他曾多次公開過表示自己不喜歡也不用社交網路,他因為善良不想在採訪時拒答隱私話題而每次都會給媒體提前打好預防針。他從沒把自己當明星,一直都不太適應那些巨大成功後接踵而至的榮譽所帶給他的光環,他甚至會對青少年們將自己當做偶像感到尷尬,他說:“你不得不和這一切保持距離,我試著去適應我正在做的,並不是每件事都要去爭取,只是要儘可能做的更多,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發展和為自己的理想工作,我認為我很幸運,但同時我又意識到明天可能會有所不同,我曾得到一些建議,但另一些時候它會告訴你,從哪兒來還是回哪兒去吧。” 懷著這份淡然豁達的心來認識工作認識自己,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幹自己的事,不隨波逐流,不追名逐利,不在浮躁的世界迷失自己,這或許才是厚積薄發而成功的關鍵。Kuba所讀戲劇學校的老師在接受採訪時笑著回憶:“我還記得塗著油脂的他是多么髒兮兮的伴著一座裸身雕像在教室里高唱:'好萊塢將是我的',那時看著他我就想,這可能是他實現自我抱負的預言呢。”
在2012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採訪中,SHOOTING STARS的合作夥伴瑞典MovieZine的記者問他:“昨天你見到了傑克·吉倫希爾,你們都說了些什麼?” Kuba回答道:“哈哈!我告訴他,多虧了他我才來到這裡。我在這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電影《自殺空間》,而幫我準備角色的正是他的《死亡幻覺》,它是給我最多靈感的電影之一。我想要抓住機會告訴他這些。這部電影簡直不可思議,是美國片但卻內涵很多層次,他的角色是驚人的。對我來說,一個來自波蘭的普通人,能見到明星真是太棒了。一位真正的明星哎!” 另外在此次電影節上官方拍宣傳照時,攝影師對他說:“你是波蘭最有魅力的男人”,他則笑著回答:“不,我不這樣認為。”
2013年1月,Kuba作為影片《剎那永恆》的男主角沒有和導演及女主角一同前往美國參加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世界首映,他是因為選擇要完成自己在波蘭的劇院工作,而放棄了去美國大批電影人及媒體閃光燈面前亮相宣傳的機會。
波蘭的鋼琴詩人蕭邦曾說,“愛祖國高於一切”,Kuba雖然會多國語言,經常跨國旅行,並且也希望參與到國際化的影視製作中,可他從未忘記自己的祖國。打從出生直至11歲都一直生活在德國的他說:“德國是我最初的家,最初的世界,但我會在兩個國家間找到平衡,我家中有很多人現在還生活在波蘭,我一直感到自己是個波蘭人,我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
和Kuba接觸過的冬粉都說他本人非常非常Nice,如鄰家大男孩般樸實無華。就如給他翻譯的中文名字那樣,雅酷朴·蓋爾秀——優雅,酷,質樸,演技真不是蓋的,長得又如此清秀,你真是個優秀的好青年啊:)
個人生活
他的父親Marek主要在德國從事劇院導演工作 ,而母親則是一名首席會計師。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14 | 信徒 | Lucas | John Jencks | Catherine McCormack, Dakota Blue Richards, Owen Teale |
2014 | 西班牙人 | Krystian Ceglarski | Łukasz Barczyk | Jan Peszek, Crispin Glover, Florence Thomassin |
2014 | 表演者 | Kolekcjoner | Maciej Sobieszczański, Łukasz Ronduda | Oskar Dawicki, Agata Buzek, Andrzej Chyra |
2014 | 德古拉秘辛 | Acemi | Gary Shore | Luke Evans, Charlie Cox, Sarah Gadon |
2013-10-17 | 暗黑之域 | Maximilian Sandberg | Frauke Finsterwalder | Corinna Harfouch, Johannes Krisch, Ronald Zehrfeld |
2013-02-08 | 剎那永恆 | Michał | Jacek Borcuch | Magdalena Berus, Joanna Kulig, Andrzej Chyra |
2012-08-10 | 尤瑪 | Zyga | Piotr Mularuk | Krzysztof Skonieczny, Katarzyna Figura, Jakub Kamieński |
2011-05-13 | 百萬美元 | Pawełek Leo | Janusz Kondratiuk | Kinga Preis, Joanna Kulig, Tomasz Karolak |
2011-03-04 | 自殺空間 | Dominik Santorski | Jan Komasa | Roma Gąsiorowska, Agata Kulesza, Kinga Preis |
2010-01-15 | 吾生至愛 | Kazik | Jacek Borcuch | Mateusz Kościukiewic, Olga Frycz, Andrzej Chyra |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14 | Der charmante Doktor Sorel | ---- | Dani Levy | ---- |
2013-12-26 | 魔鬼的三根金髮 | Felix | Maria von Heland | Saskia Rosendahl, Thomas Sarbacher |
2013-09-09 | 漢卡太太的日記 | Officer S. | Borysa Lankosza | Joanna Kulig, Magdalena Cielecka |
2013-03-25 | 道斯卡夫人的道德 | Zbyszko | Marcina Wrony | Magdalena Cielecka, Robert Więckiewicz |
獲獎記錄
最佳男主角 |
|
特別獎 |
|
人物評價
太漂亮,太害羞(too pretty, too shy)- Jacek Borcuch
超越國界的謎樣男子(international man of mystery)- John Jencks
非常有天賦的孩子,才華極其罕見而獨特(very talented kid, very unique in his talent)- Piotr Mula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