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或莖梢部。
性味
味甘、澀,性涼。
歸經
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
清熱祛濕,涼血止血。
主治
濕熱蘊乾腸間,壅滯氣血,化腐成膿的下痢赤白,里急後重,腹痛,吐血,血崩等熱入血分,血熱妄行之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鮮品120-160g);外用:煎水熏鼻或熬膏點眼。
使用注意
與牛奶同食會影響人體吸收鈣;與甲魚相剋,同食會中毒;與蕨粉相剋,同食會引起腹瀉。
採集加工
一般鮮用或曬乾後備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葉互生,葉形變異極大,由菱形,卵形至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7厘米,除綠色外,常呈紅、黃、紫等色或彩斑,無毛;葉柄長2-6厘米。花單性或雜性,密集成簇,花簇球形,腋生或成頂生下垂的穗狀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狀披針形,乾膜質;萼片3,矩圓形,具芒尖;雄花的雄蕊3;雌花的花柱2-3。胞果矩圓形,蓋裂。花期夏秋。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相關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治阿米巴赤痢。”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退熱。治吐血、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