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儀

隔物灸儀是基於傳統隔物灸療法的一種熱電治療儀,是電子艾灸儀的一種。

第一部分:艾灸溯源

艾灸治病,始於春秋戰國,至今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記錄散見於諸多典籍,至今已是中國醫術的傳統國粹。《黃帝內經》載:“大風汗出,灸意喜穴”。《孟子》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我國最早的醫書之一《五十二病方》也記載了用艾葉醫治疾病的方法。

在古代中國,一些醫學大家在實際治療中偏愛灸法。神醫華佗給患者治病就多用灸法。他一般選用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灸七、八個艾柱,往往灸到病除。唐代藥王孫思邈,幼時多病,中年始用灸法健身,“灸火遍身燒”,身體強健,年過百歲,寫出震古爍今的醫學名著《千金翼方》。

艾灸作為中醫治療手段之一,與湯藥、針刺、砭石、拔罐、推拿齊名,可謂中國的國粹。到了近現代,艾灸卻日漸式微。在各級中醫院中,但見針治病,不聞艾絨香,醫院的針灸科普遍有針無灸。但是,起源於中國的灸療,在日本、韓國卻綿延生息,大受重視。公元550年,中國的艾灸之術經朝鮮傳入日本。公元939年,日本天皇發表全日本國民艾灸布告,主要內容就是“春秋施灸,以防疾患,人因應勤於所業,然有所患則業廢身蔽,不可不知,婦孺產然”。日本《新國民保健法》提倡足三里灸,許多地方把灸足三里作為主要的健身術,預防百病諸疾。在韓國,每個家庭成員都常做艾灸保健,在多數洗浴和養生場所,艾灸都是必設項目。韓劇《大長今》中有對艾灸的具體描述。而且,繼端午祭申遺成功後,韓國還發生了把包括艾灸在內的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的鬧劇。

21世紀,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高,保健養生日益得到重視。各種養生館、美容館在華夏大地處處開花,艾灸項目受到追捧。艾灸之術滿血復活,專業艾灸館“插旗”全國各地大小城市。2010年,中醫針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成為艾灸在中國回勇的歷史性契機!

隨著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普世共識,艾灸綠色醫療在中國勃勃復興!在很多慢性病的治療中,西藥不及,艾灸卻屢建奇功。臨床實踐證明,頸椎病、不孕不育、前列腺炎、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痛經等諸多病疾都能收到很好的療效。作為綠色醫療的一種,艾灸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這一點對於推崇養生的人來說尤為可貴。

第二部分:隔物灸

隔物灸是艾灸保健儀的主要方法。

隔物灸是在灸頭與穴位(皮膚)之間隔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方法,又稱間接灸。臨床中所用隔墊物種類很多,既有植物、動物、礦物、也有藥物,大多屬於中藥,有單方,也有複方,或切成片,或製成藥餅,或演成粉末,因病症不同而定。主要有:隔艾絨片灸、隔姜灸、隔蒜灸、隔蔥灸、隔鹽灸、隔附子片灸、隔藥物灸。

傳統隔物灸傳統隔物灸

這裡著重介紹隔艾絨片灸。

是利用艾絨片做隔墊物的一種施灸方法。艾絨片是艾灸保健儀通用的,也是最常用的隔墊物。

《名醫別錄》載:“艾葉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

《本草經》載:艾葉氣味芳香,味苦,性辛溫,入脾、肝、腎經;能通經絡,治百病,聞之可清心醒腦。

艾絨片是一次性耗材,把它隔在灸頭和皮膚(穴位)之間有四大作用:

1.艾絨在加熱的過程中,釋放出的有效成分庚三十烷(C37H36),通過皮膚頭皮吸收被充分利用。

2.乾燥的艾絨及時吸走經絡穴位里散發出來的寒氣、濕氣。

3.乾淨衛生、可防止交叉感染。

4.防燙傷。

第三部分:隔物灸儀

隔物灸儀是電子艾灸儀的一種,屬於熱電治療儀的範疇。

通過檢閱,目前中國市場上廣東有一家企業(中山嘉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生產隔物灸儀。該公司出品的隔物灸獲得了相關生產許可和市場準入許可(註冊證),是目前市場上唯一有合法註冊的隔物灸治療儀。

隔物灸儀,是現代艾灸的產物。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艾灸的基礎上,套用現代電子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艾灸方法。隔物灸儀替代了傳統艾灸的手工操作,以不燃燒、不產生煙霧為特點,溫度可控、時間可控,操作簡單方便。隔物灸儀克服了傳統艾灸的許多不足,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

隔物灸儀的作用機理: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灸療真正起作用的是艾絨燃燒產生的熱量,其次是艾絨的藥性成分。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艾絨的藥性成分是一種叫做“庚三十烷”的揮發性油性物質,在45-75攝氏度的溫度作用下就可完成揮發出來。庚三十烷被人體呼吸道和皮膚吸收後,具有發散風寒、活血化瘀和怯濕的作用,這是傳統艾灸用艾絨不用其他物質的原因。

經過反覆研究並通過臨床驗證,把艾絨加工成艾絨片,隔在皮膚(穴位)和灸頭之間,利用灸頭髮出的熱量加熱艾絨片,使艾絨的揮髮油性物質庚三十烷揮發出來,通過皮膚的頭皮吸收,進入經絡,同樣能起到發散風寒、活血化瘀和怯濕的作用,而且療效更確切。因為通過皮膚透皮吸收的庚三十烷,比傳統艾灸通過呼吸道吸收的更多。

CAJ-100隔物灸儀CAJ-100隔物灸儀
caj-1000caj-1000
隔物灸治療實景圖隔物灸治療實景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