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 穴位之一, [定位] 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解剖] 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主治] 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
[配伍] 配陵後、飛揚、金門治下肢痿痹癱之足內翻畸型。
[附註] 膽經經穴。
陽輔穴是中醫針灸穴位之一,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
中醫針灸 穴位之一, [定位] 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解剖] 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主治] 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
[配伍] 配陵後、飛揚、金門治下肢痿痹癱之足內翻畸型。
[附註] 膽經經穴。
光明穴屬於足少陽膽經,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主治目痛,夜盲,乳脹痛,膝痛,下肢痿痹,頰腫。
取穴方法 解剖 主治疾病 穴位配伍 刺灸法特定穴是十四經穴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並以特定稱號概括的腧穴。根據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含義和治療作用,分成“五腧穴”、“原穴”、“絡穴”、“郄穴”、“下合穴...
特定穴 五腧穴 原穴 絡穴 郄穴明朝末年編著的一部針灸經脈專書。循經考穴編》是繼元·滑伯仁《十四經發揮》、明·楊殉《針灸集書》之後的又一部循經考穴專著。但較之後二書,更詳於腧穴的考辨。
內容簡介 作者及成書年代 目錄及序跋 引用文獻考 學術價值陽交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足少陽膽經,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該穴名意指膽經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物質為外丘穴傳來的濕熱風氣,至本穴後,此氣吸...
學位特點 名解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正經加任脈,督脈經穴總合,又稱“經穴”,與“經外奇穴”相對而言。《黃帝內經》分經論穴,記載穴名150個,總穴數為295個;《針灸...
解讀 中醫套用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經所統屬的腧穴。據《針灸逢源》所載手太陰肺經11穴,手陽明大腸經20穴,足陽明胃經45穴,足太陰脾經21穴,手少陰心經9穴,手太...
解讀 中醫套用輸穴泛指全身穴位,出自於《靈樞·九針十二原》。
基本信息 五輸穴井穴,五俞穴的一種,穴位均位於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所出為井’。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開始的泉源一樣。“井”為地下出泉...
手部井穴 十二經之五輸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