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約公元前2070年,帝舜封禹於陽城建立夏朝。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於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國號“夏”。
•春秋為鄭國城邑。
•秦代置陽城縣,屬潁川郡。故城在今河南鄭州市登封市東南,因境內陽城山得名。
•唐萬歲登封元年,改告成縣。
•五代後周,廢為鎮。
歷史記載
●東漢宋忠《世本居篇》 記載:“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陽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潁水經其縣城(陽城)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潁水自堨東逕陽翟縣故城北,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營洛邑。徐廣曰:河南陽城,陽翟則夏地也。《春秋經》書,秋,鄭伯突入於櫟。《左傳》曰:桓公十五年,突殺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鄭守櫟大夫,櫟,鄭之大都。宋忠曰:今陽翟也。周末,韓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王隱曰:陽翟,本櫟也。故潁川郡治也。城西有《郭奉孝碑》。側水有《九山祠碑》,業柏猶茂,北枕川流也。
•《史記·夏本紀》載:“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
•《史記·夏本紀·集解》引劉熙說:“今潁川陽城是也”。
•《水經注·潁水》下,經說:“潁水出陽城縣少室山”,注說:“潁水東合五渡水,經陽城縣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亦周公以土圭測日景處。縣南對箕山”。今登封縣東南三十里的告成鎮,出鎮西門半里余即五渡河;出南門約一里即從西向東流的潁水。五渡河入潁水處即在鎮的西南。南望箕山,也只有十幾里。鎮北門外百餘步就到周公測景台。漢朝的陽城縣經歷魏、晉、南北朝、隋,名無大異。直到唐萬歲登封元年才因為“將有事嵩山,改為告成縣。”
•《漢書·地理志·潁川·陽翟縣》下注引《世本》、《紀年》都說禹居陽城。
地理位置
陽城遺址,又稱王城崗古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城址,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的登封市告成鎮西北約0.5公里處的土崗上,當地民眾稱“王城崗”。遺址面積約30萬平方米,現存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一處以豫西龍山文化類型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最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考古發掘
王城崗考古發掘的領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劉
緒說,禹都陽城有幾種學說,登封王城崗是理由最充分的一個,它與文獻上記載的禹都陽城的時代、位置比較吻合,有爭議的是原來發現的城址太小,與禹都不相稱。此次大城的發現,使它的時間、地點、規模都夠資格稱為禹都,禹都在王城崗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幾十年來長期從事王城崗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方燕明說,在王城崗遺址新發現的大城,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目前在河南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城址,為王城崗是“禹都陽城”之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另外,還在離城牆和城壕很近的地方發現了埋有人骨的祭祀坑、在城壕底部發現有用於祭祀的人頭骨,以及很能反映使用者身份的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高規格遺物,都說明這一遺址是古代中原地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
197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工作,證實王城崗古堡為東西並列兩座。東城因五渡河西移被沖毀,只剩下南牆西段,殘長約30米,西牆南段殘長約65米,西城的夯土城輪廓基本清楚,四面城牆基礎多有保存。西城垣略呈正方形,周長約400米。西城的東牆也就是東城的西牆,南牆長約82.4米,西牆長約92米,北牆東段因水沖損,殘長約29米。在城址內還殘留著與城牆同期的夯土建築和其他遺存,如“奠基坑”和窖穴等。已發掘的幾個“奠基坑”內共出土有7具完整的骨架。這些死者與“奠基”有關。遺址內還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陶器多砂質與泥質,陶色多灰色,並有棕陶與黑陶。表面多飾有籃紋和方格紋,並有指甲紋和弦紋。另外還發現有早期青銅器遺物。它的地望與文獻記載中的“禹居陽城”相符。對探索夏文化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登封王城崗的發掘和禹縣瓦店的發掘都是根據文獻記載,說夏國曾經在那裡建過都。特別是登封王城崗,據文獻記載,夏禹,第一個王,曾經在那裡建過都。文獻記載說夏國在這裡建過都,而我們到這裡來找,也正好找到相當於龍山文化晚期的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