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五雷

陽五雷

陽五雷,出自《道法會元》卷六、卷二十四、卷四十六、卷五十七。是五雷火中的陰陽五雷的上半闕,習之必童子之身,挨了陽五雷掌者渾身發熱似火燒,不久定吐血而亡。

起源

兩宋時期,道教的符籙派將原有的符咒術與內丹融為一體,形成雷法派,盛行於天下。,

.《道法樞紐》有:“道貫三才為一氣耳,天已氣而運行,地已氣而發生,陰陽已氣而慘舒,風雷已氣而動盪,人身已氣而呼吸,道法已氣而感通。[1]

組合結構

道教符籙多種多樣,但也有簡單、複雜之分。

簡單的由一個或幾個字元構成,而複雜的圖示就難以辨認了,其中有字元、星辰、神像靈圖等。上下結構的符上位符首、下為符腳,左右結構的符左為符首、右為符腳,符竅為符的靈魂所在,還有人認為道符是又符首、符腳、符腰、符腹、符膽構成,古人說: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的鬼神叫。所以道教中人對“竅”特別重視,在每道符中都有符竅。

陽五雷 陽五雷

如圖厭天鳴符、厭墜石符、厭流星符等都是陽五雷符。

組合元素

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極深,如果畫符時知曉道的淵源,陰陽、三才、五行、五方、八卦,那么有道之士在施行時不必拘泥於符籙。如此可以得出,道符中蘊涵著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組成的道符中也反映了這一點。

為了便於對陽五雷法道符的組成基礎的劃分,在劃分時處於不同地位的神仙歸在不同的元素中。所以,組成陽五雷法道符的基本可以分為幾種。

陽五雷 陽五雷
陽五雷 陽五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