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市大安鎮

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489萬元(2000年)。

基本信息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93.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17個村(居)委會。(包括大安墟 梅林村 安博村 博聯村 安樂村 石寨村 南溪村 安慰村 陸軍村 安北村 磁西村 東七村 東莞村 旱田村 博貝村 河二村)。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489萬元(2000年)。
大安鎮交通方便,省道陸五公路橫貫全境,實現村村通公路,水、電充足,通信發展迅速。集市貿易興盛,是陸豐市與陸河縣間的商品交流中轉站。 商品農業發展迅速,是一個農業較為發達的農村大鎮。全鎮擁有糧食、水果、林業、大蒜生產基地。其中,作為廣東省“一鄉一品”的大安蒜頭以“粒大肉厚質白、辣味適中、易脫皮、
現代大安人民住的房屋(我家陽台照的)現代大安人民住的房屋(我家陽台照的)
含油量高”的特點而名聞遐邇。此外,大安鎮炎城剪刀廠生產的正正上牌剪刀,具有刃口鋒利、造型美觀、實用大方、不需電鍍、不易生鏽等特點,遠銷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6個省、市。
該鎮自然資源豐富。有牛角隆、三溪水兩座中型水庫,蓄水量4656萬立方米。高嶺土儲藏量達4000萬噸,且品位高,各種元素成份齊全,極具開發價值。 大安鎮文物古蹟多。靈泉寺,位於大安鎮壓東南的石崆峒山,距鎮城區3公里,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此處山水清幽,古木怪石多,是遊人的好去處。唐代安陸城故址,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

大安文化藝術

1. 大安“八仙八騎”--八獸

大安“八獸”,是“大唐文化遺存”的一顆明珠。

據原汕尾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周波和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任大安鎮鎮長的李鎮水兩位老人考證:大安“八獸舞”源於唐武德五年安陸縣奠基慶典,時人以“八獸”出賀。由於“八獸”造型逼真,氣勢非凡,被視為吉祥之物。之後,大凡大型慶典,必出“八獸”。大唐遺風,綿延千餘年,流傳至今。道教始於東漢,興盛於唐代,並延續於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視為漢人的宗教而受到壓制。“八仙”屬道教人物,唐朝已有 “八仙”傳說,但並沒有“八仙騎八獸”的出現,至宋時“八仙”才定形,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八仙騎八獸”的模樣了。
“八獸”是指麒麟、雄獅、綿羊、青牛、老虎、駿馬、福鹿、大象八隻動物,是傳說中“八仙”的座騎,由六男二女八位兒童扮成八位仙人騎在八獸上進行表演,故也稱“八仙八騎”、“八仙騎八獸”。依據各仙座騎及表演時的出場順序分列如下:一是漢鍾離騎麒麟、二是呂洞賓騎雄獅、三是韓湘子騎綿羊、四是曹國舅騎青牛、五是李鐵拐騎猛虎、六是張果老騎駿馬、七是何仙姑騎福鹿、八是藍彩和騎大象。
八獸舞是廣場舞蹈表演的一種形式。
表演形式主要有“跑、跳、拜”三種。“八獸”造型古樸,表演起來形神兼備:麒麟雍容富貴、獅子耀武揚威、大象慢條斯理、綿羊純善可親、鹿悠然自得、馬矯健昂揚、青牛憨厚可愛、虎威猛可懼。
八獸外形龐大,如老虎,身長9米,體寬直徑1.5米,高近2米,重150多斤;外加仙童體重,總重量超200斤。如此龐然大物,需靠多人協力才能進行表演。
表演時每隻須配身強體壯者6人,由兩人一前一後在獸體內抬著,由於看不到外面路況,須靠外面四人分列兩側指揮,分三班輪換,另加一扮仙人兒童,共7人,八隻計56人。外加一人持叉開路,武畔樂隊5人(鼓手1人,號手2人,鑼、鈸各一人)和帶隊、後勤人員總總計70人。每次出演可謂興師動眾。
“八獸”巡遊,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夾道爭觀。雖有舞著“鐵姑叉”的“開路神”,腰束紅巾,齜牙咧嘴,不時左、右、上、下各刺三下,以示開路,但還是造成交通阻塞,以至“八獸”隊伍進退不得。這時,“八獸”中的猛虎、大象開始出列跑起來當“開路先鋒”。幾米長的象鼻能伸能縮,出其不意,伸向圍堵人群,尤其是一丈多長的虎尾,甩起來虎虎生風,無人不怕,圍觀者霎時如浪涌般散開,驚叫聲、歡笑聲此起彼落。待眾人讓出道來,大象、老虎才重新歸隊表演。大概是老虎的威猛最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有人將大安“八獸”說成“大安墟弄大虎”。
據傳,舊時大安墟有一“官奶”,平時耀武揚威,刁鑽刻薄,眾人皆厭。“八獸”表演者約好在遊行時將她“教訓”一番。及至街上,見該婦站在前沿,瞅準時機,將象鼻對準該婦胸部,猛力一擊,官婦當即四腳朝天,眾人大笑不止。該婦氣憤歸家,哭訴丈夫,要報“一鼻”之仇。官紳揚言要報復。其手下提醒說,此去奈“更寮腳”如何!?只好作罷。
舊時大安墟各社頭成立“約館”以保平安,民間稱“更寮”。有東約館、西約館、南約館、北約館等“四約四館”。“八獸”均分四社頭,每社頭兩隻。西社為青牛、老虎;北社為麒麟、象;東社為獅、綿羊;南社為馬、鹿。從製作到表演各項費用均由各社負責,故八獸出演又叫出社。
據長輩介紹:各社頭分若干“福戶”,大都選擇宮廟作議事地點。如西社北新街(包括米街、周厝巷、松柏籃)聚於松柏籃埔帝爺公廟;福新街(紙街、后街、堀仔尾)聚於媽祖廟;北社寨內肚(扶安寨)聚於大杜爺廟;南門町聚於石榴腳;東社潭仔墘聚於榕樹腳伯公廟;吳厝內聚於輾師爺廟(原東約館);南社中街聚於佰公廟,桅仔園聚於關帝廟。
舊時大年初一、初二、初四三天,“八獸”必須遊行。另外,正月二十為
文化慶祝文化慶祝
大安社日、五月十三松柏籃埔做大戲、九月初九帝爺壽誕和逢十年或五十年大慶,“八獸”都出社巡演。
海陸豐唱曲舞獅保存著一套禮讓體制習俗。唱曲屬文、舞獅屬武,文大武小,“文武”路上相逢,獅隊須為曲班讓道先行。獅班中有龍獅、獅夷、蛤仔獅、蓋仔獅等,其中以蓋仔獅為尊。唯“八獸”地位特殊,唱曲、舞獅班路上與之相遇都要讓道。大安“八獸”曾到陸城及沿海鄉鎮巡演,所到之處,民眾在街邊村道、巷口家門設香宴迎接,炮聲不斷,家長率眾眷頂禮膜拜。
抗日戰爭時期,大安“八獸”成了宣傳抗日的有力工具,多次參與宣傳抗日的遊行集合,“八仙騎八獸,鬼子亡金秋”的童謠與《救國歌》響遍大街小巷,大安人民紛紛以各種形式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八萬學生從軍去”口號的感召下,大安青少年紛紛加入曾生領導的東江抗日縱隊。1945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初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受繳械時間恰是立秋之後的第7天,大安人說這應驗了“鬼子亡金秋”的童謠,更把“八仙八獸”當成“聖物”,8月22日“八仙八獸”出現在慶祝抗日勝利遊行隊伍的最前列。
解放以來,“八獸”多次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各種大型活動,成了對外文化交往的“名片。”海豐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慶祝大會、汕尾鳳山媽祖廟會碣石玄武山廟會、陸豐市建市慶祝大會、東海鎮迎仙橋重修落成剪彩等大型活動都活躍著“八獸”的身影。
“八仙八獸”亦曾蒙受“奇冤”。第一次大革命失敗,是年正月白軍進入大安境內,同年農曆二月初八,“八獸”被迫作為偽政府的反動宣傳工具。之後,恢復正月二十正常出社。1958年冬,大安區政府在大安田心仔召開萬人會議,成立大安人民公社。大安“八獸”參加祝賀。公社一幹部硬說“八獸”是偽軍的、反動的,便一刀砍掉“八獸”,使大安“八獸”長時間“隱居江湖”,直至撥亂反正後的1979年才重現於世,參加國慶大典。
“八獸”舞歷來是大安人最為喜愛的民俗節目之一,李鎮水老人介紹了舊時大安“八獸”表演情況。
出社前,“八仙”穿戴上相應的服飾後由化妝師根據角色繪上臉譜。 “八獸”表演者穿上草鞋。據說,草鞋可以辟邪,底加皮革,上大鐵絲,不怕玻璃鐵釘,和著鼓點,踏地有聲,因有“六耳”,俗稱“六耳鞋”。各切準備就緒,匯集於北社帝爺公廟前,即現在的大安鎮文化廣場,舉行“化眼”和“點睛”的儀式。
廣場上早已設好神壇,“師公”(“師公”即指道士)開壇設法,辦符開光,“八獸”架在木椅上按大小一字兒排開(各種獅表演前都是放在地上,只有“八獸”架在木椅上),“八仙”站列一旁。
“師公”辦符開光後,還要表演“上刀山”、“過火海”等節目,接著為八位仙童“化眼”,道士口中念念有詞,用柳枝將符水灑在八位仙童身上,這叫“化眼”。意即此八童非童也,乃真“八仙”也,是八仙的替身和代言人。
接著,道士手提朱筆,口中念念有詞,依次在八獸眼中各點一筆,這叫“點睛”。意即此時起,此八個龐然大物即八仙所騎之神獸也。
據老人說,沒有通過“化眼”和“點睛”的“八仙八獸“,不是真的“八仙八獸”,通俗地說,它們就沒有法力為民賜福和驅邪了。
儀式完畢,接著進行巡遊表演。舊時大安有四大宮廟,分布於四社頭,八獸每到一社,必先參拜。大型的節慶還有其他的表演隊伍參加,執大旗、扛排風、挑花籃、精彩紛呈,奏八音、辦土景,一路浩浩蕩蕩。首先在玉虛宮參拜元天上帝後,從廣場出發,主要路線:南門町→扶安寨→打鐵街→籃箖大巷→周厝巷→米街→堀仔尾,參拜媽祖;又經后街→中街→魚街→圍仔,參拜華光爺;再經油車頭→街仔頂→豬仔街,參拜碾師爺;最後經石榴腳→上五宮→重回廣場帝爺宮。此時,已週遊大安列街列巷。
各社頭有專門製作“八獸”的藝人,他們對各獸的製作各有所長。據知情者說,近代的製作藝人有:西社的康娘桂、陳榮製作青牛、林子付製作猛虎;北社的黃標製作大象,楊貴之父製作麒麟和雄獅。“八獸”個個都是龐然大物,製作耗時耗資。因室內空間限制,只能分解成各部位製作,出社時才組合而成。製作材料有竹、木、麻、鐵、布等。
據藝人李成介紹,“八獸”頭部製作先用竹片、鐵絲扎架,再用豬血料糊牛皮紙,最後上色彩繪;體部製作先制好長方形木梯,前後裝置扛八獸的扁擔,中間上置一小凳及扶木,用竹篾均勻固定在木梯上,形成圓柱形獸體,之後,在上面披上麻袋布,再披上用布縫製的各種獸皮,最後根據獸體外觀彩繪即成。各獸製作稍有差異,如綿羊,還要粘上棉花,猛虎尾巴的長度等於虎的體長,內用長竹片、大鐵絲綁制,使之在遊行時能不斷的顫動。大象的鼻子要能伸縮自如。總的一句話,八獸的製作,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轉述)2. 大安鎮南溪滾地金龍
根據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南溪村老人黃天樞藏書中的記載和部分知情者的敘述,“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丰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的傳本。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後來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師傳到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地。
南溪村“滾地金龍”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龍鏇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吶按不同的表演情節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曲牌。表情豐富、套路眾多、舞段精彩、技藝兼善是這個舞蹈的基本特點。
1996年,南溪村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並在國家和省級地區的重大活動中多次獲獎。
滾地金龍之海城高蹺
“龍”自古至今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在民間傳說、古代建築、文藝
作品或飾物中,均記載和鐫刻著它的形象。廣東陸豐市大安鎮南溪村向’89廣
黃銳勝黃銳勝
東歡樂節獻演的《滾地龍》,就是以龍為特色的廣場藝術。顧名思義,它是在地
上翻滾起舞的道具舞。龍頭用竹篾精工扎制,蒙以絹紗和紗紙,再繪彩點金,龍
身用丈余長、兩米寬的布製成龍被,再在上麵點彩描鱗,末端繪製龍尾,便告完
成。表演時,鑼鼓擊樂奏起,兩人分別鑽入頭尾,互相配合席地伸縮翻滾,舞蹈
造型動作栩栩如生,十分動人。
關於《滾地龍》的歷史,在民間流傳著一個傳奇故事:在南宋時期,陸豐市
大安鎮南溪村黃氏始祖黃簪善身任高宗皇帝大臣,當時朝廷昏庸,國運不佳。黃
簪善為了整綱肅紀,振興國運,微服出訪。一天,在民間偶得《地龍騰飛圖》,
甚為欣喜,遂描圖獻帝,高宗皇帝見圖頓開茅塞,從萎靡中醒悟,龍顏大悅,表
示要整綱興國,即命黃簪善按圖制龍編舞招福納祥以轉國運,並諭示每年春節演
舞祈祝國泰民安。自此,《滾地龍》在南溪村沿襲盛傳,成為黃氏鬧春的傳統保
留節目。據傳,在宋、明兩朝,該村《滾地龍》曾被召進京城演舞。
1984年《滾地龍》被發掘出來,引起省、市、地、縣文化部門重視,並
組織人力對其歷史沿革、形式和內容進行了研究和整理。按“古為今用,推陳出
新”的原則,在退休老師黃天樞的指導下,將該節目重新結構為:開場見禮、打
回巡洞、游龍戲水、伸筋洗鱗、蟄伏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等8
個舞蹈套路。整個龍舞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氣氛熱烈,場面壯觀,把地龍戲水
,駕雲騰飛的形象刻畫得活龍活現。該節目曾參加1986年全省民間音樂舞蹈
比賽獲優秀節目獎。同年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獲三等獎。
遼寧的《海城高蹺》曾於1988年南來廣東歡樂節演出,它以歡快的節奏
、奔放的表演、粗獷的風格,給羊城觀眾下深刻的印象。本屆歡樂節,《海城高
蹺》再度南來獻演,使羊城觀眾有機會再次欣賞這一充滿遼南濃郁鄉土氣息的民
間藝術風姿。
你看,鼓鑼聲中,那身穿各式彩服,腳踩木製高蹺的舞者在頭蹺的帶領下,
正自由自在地跑出各種陣式:先是二龍吐珠、雙龍擺尾,繼而走八字、疊羅漢,
表現出人們歡慶豐收、喜迎新春的心情。突然,伴奏鼓樂的節奏變緩,高蹺表演
轉為一組組雙人舞,層次分明地展現出男女青年愛情生活中的曲折和情趣。通過
搶手帕、丟扇子等生活細節和演員細膩的表演,生動地塑造出各種人物的不同個
性。接踵而來的是三人舞,幽默、逗趣,最後是群舞,顯得火爆、奔放。而穿插
其間的“龍鳳船”、“跑驢”、“豬八戒背媳婦”等根據傳統節目創新的道具性
舞蹈,結構簡練,情節曲折。整個《海城高蹺》的表演真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海城高蹺》源遠流長。300多年前,海城便有了踩高蹺浪,喜迎佳節的
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該節目1989年曾代表中國參加了維也納國際民間藝術
節,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好評。
據該表演隊的藝術指導姜素芬介紹:這支《海城高蹺》表演隊伍來自遼寧海
城牌樓鎮,24個演員平均年齡只有22歲。他們的表演諧趣活潑,技術嫻熟,
不但對於老一輩民間藝人所追求的穩、扭、浪等基本風格掌握得很好,而且在此
基礎上著意創新,使之節奏更緊湊,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和年青人的蓬勃朝
氣。
春節前,當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組來到陸豐市大安鎮南溪村時,全村男女老少傾巢出動,足見滾地金龍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事件對當地產生的影響。村委會主任黃智攀和村文化站長李忠,忙著把滾地金龍得過的獎盃擺了一桌子,有15個之多。
說話間,就在祠堂前的地坪上鋪起了地毯,又把龍衣鋪在地毯上,這條龍是爬在地上舞的。舞龍頭的是黃智亭,20年前參加過國家藝術節,拿過大獎。他伏下身體,鑽進龍衣,捧起龍頭;舞龍尾的是黃欽勝,他一爬進龍尾,兩個人變成了一條臥地龍。龍頭開始在地上慢慢擺動,龍身漸漸扭成一團。突然它倏地往前一躥,變成一條神采奕奕的游地長龍。只見龍頭時而昂首前進,時而回頭顧盼。它眨眨眼,伸伸舌,晃晃耳朵
金龍隊金龍隊
,猶如真龍降臨。圍觀的人們精神大振,拚命鼓掌。那龍得到鼓勵,一圈一圈在地上打滾,又平地往上一躍,大有翻江倒海的氣勢。
黃欽勝是舞龍隊的隊長,龍舞的第16代傳人。他說,村人舞滾地金龍的傳統,源於南宋。當時族中有個人在朝廷當負責娛樂節目的大臣,為了取悅皇帝,就把家鄉的龍舞向皇帝繪聲繪色地推薦。皇帝大感興趣要看演出,大臣馬上召集家鄉人訓練。本來龍舞是跑動的舞,但是考慮到皇帝位於九五之尊,是坐在高處往下看,需要新創一套適合從俯視角度來觀賞的動作。於是,這位大臣就創造了伏地而舞的龍舞———滾地金龍。滾地金龍在南溪村傳了17代,目前已經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示程式
2005年11月,黃欽勝帶隊參加廣東省民間藝術節,拿了金獎回來。現在只要有機會,他們就到處去演出,目的是把滾地金龍的影響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大安鎮方言

大安鎮分布著不少種方言,有源自閩南漳泉地區的閩南語,本地人一般稱為福佬話。還有客家話,軍話等方言。
大安鎮的福佬話在海陸豐地區來說是非常典型的漳州腔閩南語,一般的大安人聽得懂絕大部分的漳州話,廈門話,還有台灣話。因為這些地區的方言都是跟漳州話有著比較高的相似度。但是因為陸豐,海陸豐在外面掛著汕尾的名字。往往外地人會把包括大安人在內的海陸豐人認為是潮汕人。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大安福佬人的祖先多是來自漳州,莆田一帶。而且時間並不很長,再加上比較閉塞,所以大安福佬人的口音還保持著非常原始的漳州腔閩南語的特色。例如“龍,宮,菊”“酸,飯”等字的讀音都與漳州一致。不單單是字眼讀法,在語句的聲調上也跟漳州一帶的方言相似度上非常高。

大安美食

油炸圈
一種利用平底勺子油炸成的美味食品,口感香脆、外脆內軟。先是用平底勺子撈起足

夠的麵粉與水的混合白漿,漿中放有蔥。再放到鍋里油炸,平底勺子上端有個折彎的小勾
,可以油炸時掛住。這樣也省了用手端起來的勞累。鍋上有個占鍋五分之二大小的鐵絲做成的網,用來放已經油炸好的油炸圈。蘸上一點蒜頭油更是如虎添翼!凡是陸豐內外的人應該都會吃過。
油炸好的油炸圈外表金黃,有黑蔥(是因為油炸了才變黑的)點綴在外,人人見了也不得不迫不及待的掏出錢來買幾個,但價格每隔幾年都在上漲一次,小時一毛一個,現在五毛才一個!除此之外還有炸蓮藕等。當地人稱之為“夾噸吖”。
但是在平時並不常見有的賣,只有在一些地方表演做戲時才會有。還真是會“趁火打劫”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