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榮庭

陸榮庭

陸榮廷'(1858年~1928年)舊桂系軍閥首領。

人物簡介

陸榮廷(1858年~1928年)舊桂系軍閥首領。原名亞宋,字乾卿。廣西省武鳴縣寧武鄉人。壯族。1882年(清光緒八年)在水口關(今屬廣西龍州)投軍。1886年被裁汰後成為綠林頭目。1894年冬接受清政府招撫後,歷任健字前營管帶、統領及榮字營統領等職。1907年參與鎮壓同盟會發動的欽廉防城起義和鎮南關起義,升左江鎮總兵。1911年(宣統三年)6月任廣西提督。武昌起義爆發,梧州、平南等地革命黨人紛紛起義。11月7日巡撫沈秉堃宣布廣西獨立,陸為大勢所迫,於11月9日在南寧宣布承認獨立,出任廣西副都督。1912年任都督後,不斷網羅舊官僚、舊軍人,逐步擴充實力,形成桂系軍閥集團,並成為該集團首領。1913年討袁戰爭期間,支持袁世凱,派兵鎮壓柳州起義軍,殺害蔣翊武等革命人士。1914年被袁授封為“耀武上將軍”,督理廣西軍務。1915年12月電請袁世凱稱帝。後在蔡鍔、梁啓超等人策動下,於1916年3月15日宣布廣西獨立,此前派兵協助雲南護國軍在滇桂邊境,同受袁指使進攻雲南的粵軍龍覲光部作戰。7月任廣東督軍。在此前後,以護國討袁名義,派出大批桂軍占據廣東。1917年4月任兩廣巡閱使,手握兩廣軍政大權,稱雄西南一方,與當時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及代理總統馮國璋並稱“北張南陸”、“北馮南陸”,成為中國歷史上風雲一時的人物。

人物經歷

護法戰爭爆發,派兵入湘同北洋軍作戰,所部在湘、粵護法部隊協同下,相繼占領株洲、長沙、岳陽等地。桂系部隊控制湖南後,陸拒不執行孫中山繼續北伐的指示,擁兵不前,並向北洋集團妥協,使護法聯軍招致失敗。還指使桂系軍閥、廣東督軍莫榮新等阻撓、破壞護法運動,策動改組護法軍政府,排擠孫中山,終使護法夭折。後桂系軍閥分新舊桂系,新桂系首領為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長期與蔣介石的黃埔嫡系抗衡,且一度坐大,以至國民黨在大陸垮台前夕,李宗仁擔任了代總統,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1920年秋,發動粵桂戰爭,令駐粵桂軍向支持孫中山的粵軍進攻。次年,所部被粵軍陳炯明等部擊敗後,由南寧逃往龍州。1924年其餘部被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的廣西定桂討賊聯軍擊敗。8月通電下野,離桂去滬,後移居天津、蘇州。逝於上海。歸葬於老家寧武鄉境內,現墓猶存。是個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