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歷史
陶氏宗祠初建於明朝,然其舊跡已毀,惜哉!而新宗祠重建於公元二〇〇七年二月初二日,八月十二日落成,總建築面積約五百平米。
陶氏宗祠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築,屬於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民國八年《縣誌》載:陶氏宗祠座落易太圩,距城四十里。又曰:陶氏宗祠,舊址在易太圩,清雍正(1723—1735)年間復遷保豐圩(註:新址在易太圩龍埂行政村與保豐圩李橋行政村交界處的沙陶村)。
祠堂布局
院落
進入院落,一座徽派建築便映入眼帘,氣勢恢宏,巍峨壯觀。祠宇正屋是前後兩進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屋頂蓋著墨色琉璃瓦,牆體一色貼著青灰色的牆面瓷磚,既顯得古樸典雅,又散發著新時代的氣息。院落內培植草坪,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地面鋪著方格磚,既可美化環境,又可約束草的長勢。一叢叢、一簇簇的花兒被巧妙地點綴在草坪之間,香氣襲人,更增加了環境的優雅之美。一條水泥路貫穿草坪,從大鐵門直伸到祠宇門庭前。門庭前,視野開闊,人工開鑿了一條水渠,五株垂柳分植於水渠的北岸,寓意著“五柳世家”的傳人。一座石拱小橋橫臥其上,可以方便行人步行,到達南岸。些許香樟樹分植於水渠南岸。水渠東西兩端各有一個龍眼,“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渠中一簇簇的睡蓮漂生其中,綻放著一朵朵小花,偶爾還看到幾尾金魚兒嬉戲其間,更增添了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門庭
來到祠宇門庭前,那仿古門樓便足以震撼你的眼眸,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兩個龍柱屹立於門庭,增添了祠宇的幾分雄偉。兩條金龍盤繞其上,身畔祥雲繚繞,祥瑞之氣箇中生。那原木清漆大門上鑲嵌著朱元璋所賜的對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門頭上方掛著題額為“陶氏宗祠”的巨大匾額,熠熠生輝。一對石獅安詳而威嚴地鎮守在門樓前。
正廳
邁入前進正廳,一色木質結構,十八根木柱足有一米圍圓,頂天立地。地面鋪著青石方磚。兩間小閣樓,別致玲瓏。正廳堂上是一廂照壁,中間有一中門。平時中門緊閉,只有每逢清明重大祭祀之日或迎接貴賓之時才可以打開。正廳上方牆上鑲嵌著由大理石材製作的功德碑,步入功德碑前可以了解到那些續譜建祠的功臣們。他們的熱心,讓人們欽佩;他們的功德,受到萬世景仰。
四合天井院
繞過中門,出了前進正廳的後門,就來到了四合天井院。兩進長廊相接,中間庭院寬敞。一座三米二八高的香爐放置在院落的中央,“陶氏宗祠”四個紅色大字鐫刻其上。天井院落內地面上鋪著青石磚,石質材料砌成欄桿,一幅幅石圖畫被精心地安排於其間。當你的手扶在欄桿之上時,不僅能欣賞到石圖中的美麗畫面,還能讓人感受到捐贈者內心的暖流。東西有兩個廂房,東邊是接待室,西邊是資料貯藏室。
穿過廂房的走廊,就來到後進正殿——祭祀殿。邁入正殿,上方掛著十位有代表性的先祖像,分別是舍公、侃公、元亮公、景公、安公、季善公、景安公、金堂公、銀堂公、明雅公。瞻仰先祖的遺容時,不禁讓人默默沉思,無限緬懷。先祖像的下方是牌位塔,陶氏列代先祖的牌位有序地敬列其上,莊嚴肅穆。牌位塔前擺放著一張祭祀用的供奉桌,桌上供著一隻香爐,擺放著一對紅蠟燭。當陶氏子孫走到供奉桌前,便令人肅然起敬,不得不發自內心地點燃紅蠟燭,敬上一炷香,叩拜在蒲團上去祭拜先祖。祭拜完畢後,出得正殿,便可從東廂房的側門出去。
祠堂意義
古云:江有源,樹有根,族有祖,宗有祠。新宗祠為我陶氏子孫緬懷和祭祀先祖之所,它不但弘揚了宗族的文化而且增強了闔族的凝聚力,為我陶氏之大舉之大幸也;它更象徵著五柳世家的興旺發達和燦爛輝煌!
祠堂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族傳統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還能從這裡尋找到人類前進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