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琦

陶忠琦,1937年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一個貧苦的滿族家庭。1945年始入學讀書,1956年考入東北工學院有色金屬系選礦專業讀書。陶忠琦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曾被評為瀋陽市模範共青團員和優秀學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陶忠琦,1937年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一個貧苦的滿族家庭。1945年始入學讀書,1956年考入東北工學院有色金屬系選礦專業讀書。陶忠琦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曾被評為瀋陽市模範共青團員和優秀學生。

人物履歷

1962年9月分配到鞍鋼中心試驗室工作,他刻苦鑽研,勤奮工作多次被評為生產能力、優秀職工、先進生產者、科技先進個人,1977年11月被鞍鋼公司命名為“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標兵。”1978年3月,陶忠琦承擔研製醚胺這一重大科研任務。醚胺是赤鐵礦的一種浮選劑,可以增加選礦產量,降低消耗,已為國外廣泛採用,在國內還是空白。陶忠琦承擔任務後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經過1300多次試驗,取得1萬多個數據,終於在7月試驗成功,經鑑定成份合格,性能良好。8月中旬,在批量生產中,陶忠琦感到性能還不理想,需研製一種新的催化劑,鑒於研製新催化劑很危險,陶忠琦主動承擔了這一任務。8月30日下午,他和助手朱玉華正在進行最後兩批試驗時,突然從反應釜口噴射出熊熊烈火,1000多度的火焰將工人撲倒在地,衣服、頭髮都燃燒起來。這時陶忠琦只要跨出幾步就可以衝到門外,但他卻從火中搶救起朱玉華,奮力將她推倒在樓梯下面的沙堆上,自己又返身衝進火海,抓起裝有烈性化學物質,隨時能引發爆炸的書包,冒著濃烈煙火,摸到視窗扔了下去,避免了會使整個工廠毀於一旦的爆炸。為了保護國家財產和他人的安全,陶忠琦幾次往返火海搶險,終於被燒成重傷。當人們把他救下樓時,燒焦的皮膚已經開始脫落,雙目已經看不見東西,但他仍然大聲呼喊著:“滅火不要用水,要用沙子。”人們將陶忠琦迅速送往醫院搶救。由於傷勢過重,他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昏迷中,他還不斷地說道:“2:1、2:1(配比)……。”3天后,陶忠琦終於醒了過來,對守護在身邊的同志說:“事故可能是反應釜內溫度過高引起的,試驗要繼續下去。”7天后,1978年9月6日18時,陶忠琦因搶救無效,心臟停止了跳動,時年4l歲。中共鞍鋼礦山公司黨委根據他生前的要求,追認陶忠琦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979年,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批准陶忠琦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