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性檢厲

勤:勤勉。 鹹:都。 除:台階。

原 文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雲,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

注釋

陶公:陶侃的敬稱。
檢厲:認真,嚴肅。
勤:勤勉。
荊州:荊州刺史。
敕:命令
鹹:都。
正會:農曆正月初一集會。
值:正趕上,正遇上
聽事:處理政事的廳堂。
除:台階。
都無所妨:行人上下完全沒有妨礙。
錄:收集
厚頭:近根部的竹頭
桓宣武:即 桓溫。
發:徵用
仍:因而,於是。
當足:用竹篼當作竹嵩的鐵足。
超:超過。
兩階:兩個等級 (階:官級。)

譯文

陶公(侃)辦事認真嚴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荊州刺史時,命令造船官收集鋸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正月初一集會,正遇上久雪初晴,廳堂前的台階下雪之後一片泥濘。於是用鋸木屑鋪在上面,人來人往,絲毫不受阻礙。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鋸下的竹頭收集起來,堆積如山。後來桓宣武(溫)征伐四川,修造船隻時,用來做竹釘。又聽說陶公曾經就地徵用竹篙,有一個官吏把竹子連根拔出,用根部來代替鑲嵌的鐵箍。他就讓這個官吏連升兩級,加以重用

啟示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仔細,考慮長遠;同時,要學會勤儉節約、廢物利用。

出處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政事》,作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一部有名的著作,記述漢魏一直到東晉間流傳的上層人物的遺聞軼事,按事情的性質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

出自成語

【竹頭木屑】
【含義】厚頭,靠近根部的竹頭。竹頭與木屑,比喻細微的東西。後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出處】 《政事》第16條(陶公性檢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